第十七章 胡惟庸案件
元璋比起来只是小学生阶段。

  当胡惟庸暴露出他的企图后,李善长并未理睬他,因为他和愚蠢的胡惟庸不一样,他亲眼看到过无数的英雄豪杰都败在朱元璋的手上,十分了解朱元璋的可怕,不会犯和朱元璋作对这样愚蠢的错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当年选择的小人物,现在居然不自量力,要和朱元璋较劲,甚至现在还要拉自己下水。时移事易啊,他坚定地拒绝了胡惟庸的要求。

  参考消息

  明朝的丹书铁券

  读《水浒传》的人对“丹书铁券”印象深刻,后来上梁山的柴进柴大官人家里就有这种东西。丹书铁券实际上是封建帝王奖励功臣、笼络人心的产物,最早始于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将帅受封,功臣的特权荫及子孙。四海之内,皆以丹书铁券作为沾沐皇恩的凭证。汉高祖时,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券,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宋太祖灭南唐后,曾召吴越王入朝,送他回国时赏赐了他一个黄绸包袱,并叮嘱这位王,路上千万别打开,回家再看。这个王在路上越想越不对,于是就打开了。里面有一块丹书铁券,还有十封臣下请宋太祖趁召见他的时候除掉他的密奏。吴越王立即哆嗦起来,第二年,就把自己的地盘全都给了宋朝。朱元璋准备大封功臣,赐以铁券,但不知何种式样为宜。听说吴越忠肃王后裔台州百姓钱允一之家收藏有唐昭宗所赐的铁券,便遣使索取,以其式样,加以修改造成。

  免死铁券

  胡惟庸这个人看问题不行,看人倒还是有一套的,他发现李善长不吃他那一套,便开始走亲戚路线。恰好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是胡惟庸的儿女亲家,于是胡惟庸便把李存义拉下了水。李存义得了好处,便不停地游说李善长。李善长刚开始的时候还严词呵斥李存义,后来听得多了,也就默许了,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已经老了,等我死后,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

  李善长就这样被拉下了水。

  胡惟庸终于放心了,满朝文武都是我的人,你朱元璋能把我怎么样?你能做皇帝,我就不能吗?

  现在看来,他确实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丑。

  但胡惟庸的这些活动确实给朱元璋出了道难题,毕竟如此之多的大臣都是一党,朱元璋要考虑如何分化瓦解他们,才能消灭胡惟庸的势力,而这又谈何容易,真是一道难题啊。

  然而朱元璋在听完密探对胡惟庸反常举动的报告后,只用了一句话就解决了这个难题,水平是相当的高。

  “那就都杀掉吧!”

  杀人偿命

  在杀人这件事情上,朱元璋一向是说到做到的,他冷眼旁观胡惟庸的一举一动,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来。而胡惟庸也积极做着对付朱元璋的准备,他知道自己和朱元璋迟早有一天会正面交锋的。

  这一天很快到来了。

  在一次出游中,胡惟庸的儿子坠马,死于路过的马车轮下。胡惟庸一怒之下没有通知司法部门就杀了马车夫。这件事情传到了朱元璋那里,他命令胡惟庸向他解释这件事情。

  胡惟庸赶到朱元璋处。他在路上已经想好了所有的借口和说辞,一见到朱元璋,他便忙不迭地诉起苦来,说自己是如何可怜、儿子如何孝顺、马车夫如何不遵守交通规则、违章压线行驶等等,而朱元璋的态度非常奇怪。

  他只是沉默,用冷冷的眼光看着胡惟庸。

  胡惟庸仍不知趣,不停地述说着委屈,等到他发现在这场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