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决战不可避免
�用轻蔑的眼光俯视着这些平日自视甚高的所谓才子们,用一种几乎歇斯底里的语气大声说道:

  “那些说要投降和逃跑的人应该立刻杀掉!你们就这么胆怯吗?!现在敌人虽然强大,但却骄横,只要我们诱敌深入,使用伏兵攻击,打败陈友谅是很容易的!一味只想着逃跑的人,难道也有脸自称为臣吗?!”

  他训斥了那些懦弱的人,并详细分析了局势,告诉所有的人,陈友谅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周围的人被他惊呆了,愣愣地看着他。

  “如果我们失去了应天,还能去哪里呢?我虽力薄,也能拼命!要走你们走,我决不走!”

  “我哪里也不去,誓与应天共存亡!”

  他的声音如同狂风暴雨,扫荡着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朱元璋很感慨,看着这么多的所谓从龙之臣只为自己打算,而这个刚刚到自己手下干活的人却能以自己的勇气说出与城共存亡这样的话。他不是没有畏惧感,他很明白,如果陈友谅攻下了应天,自己多年奋斗的心血会毁于一旦,他也会像徐寿辉一样成为陈友谅皇位的垫脚石,不可能做和尚,不可能做农民,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他当然想一战歼灭陈友谅,让这个讨厌的人从世界上消失,可是陈友谅太强大了,强大到似乎无法战胜,那庞大的战船就像可怕的怪兽,会将他和他那弱小的水军吞没。

  那就躲躲吧,可是又能躲到哪里去呢?滁州?濠州?像狗一样被人追来追去,最后又像狗一样被人杀死?

  刘基的话给了他勇气,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尚有如此决心,我又畏惧什么!我本一无所有,经过多少的艰难险阻才走到今天,难道就不能放手一搏吗!

  他站了起来,用威严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人,斩钉截铁地吐出了四个字:此地决战!

  在确定了战略方向后,他召集谋士谈论如何对敌。大凡这个时候,狗头军师们会提出一大堆建议,好的坏的都有,就看拿主意的人识不识货。这是个一本万利的工作,如果建议对了,而且被使用了,自己就会成为大功臣,如果没有被使用,事后也可以证明自己有先见之明,如果出的是坏主意,那也没关系,老婆不好找,老板还是好找的,换一个就是了。

  有谋士说,应该先攻下太平,然后以太平为屏障与陈友谅决战。

  又有谋士说,应趁陈友谅立足未稳,马上出击与他决战,击敌半渡,可收全功。

  我们客观地来看,这两种主意似乎都不错,提出谋略的人也是很有见识的,但真的行得通吗?

  朱元璋再度表现出了他的军事天才,这种天分将在今后的军事生涯中不断地帮助他。

  他分析道,先攻太平是不行的,因为太平城坚固,不能保证一定能攻下来,即使攻下来后,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守住,陈友谅就会一鼓作气攻克太平继而攻击应天,而那时主力部队已经极为疲劳,根本守不住应天。主动出击决战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舍弃坚城不守,贸然出击,一旦未能与敌军进行决战或是战败,整个战局就会陷入被动。

  最后,他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用手指向了应天城外的龙湾:

  “就在这里。”

  计划与阴谋

  朱元璋的计划是这样的,考虑到自己的水军不如陈友谅,他决定把陈友谅诱上岸来,引他进入预定地点,设伏打他。他分析了陈友谅水军的进攻方向,认为陈友谅的水军一定会经过长江,进入秦淮河并直抵南京城墙之下,在这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