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r />   我争辩说:“没有龙楼,只有猪圈”。爷爷呵呵一笑,把我抱到腿上。问我:“臭小子,你知道啥是龙楼吗你就敢说没有”我说:“就是有龙的楼,龙王的楼”。

  爷爷笑着说:“你说的那是龙王庙听爷爷告诉你啥是龙楼:所谓龙楼啊,就是专门让摸金校尉进去,拿肉粽子的好地方”。

  “肉粽子,金华火腿馅儿的好吃”。

  “哎真是驴唇马嘴风马牛啊,也不知道你这小子有没有这样的天赋机缘”。说着爷爷就从脖子上摘下了一个金嵌爪牙的吊坠,套在了我的脖子上,我拿起来看:

  那东西总共一寸多长,上端三分之一处包金钻孔,用来穿绳。包金下方则是乌黑透亮、坚硬、锋锐的钩形物体,那上面有着古老而神秘的图形和文字,但对于幼小的我,唯一关注或者可以感觉的则是它材质的触感。润泽、细滑,但却不像玉、瓷、石、贝一类与皮肤隔着一层。它滑润、亲肤,有点像牛角梳。可是,它又很冷。手指放上片刻离开,便可看见一层薄薄的水汽逐渐蒸发缩小水印的面积。这种冷,是那种让人浑身毛孔本能锁紧得冷。后来我才知道:那种感觉不是冷,而是寒,是一种通经彻骨的阴寒。这股“阴寒”正是它的灵气所在。再高明的古董骗子,就算找来相同得材质,外观上仿得再像,也只能骗骗外人的眼,而骗不过人的感觉。那种感觉只要碰过一次的人,就再也哄不住了。

  爷爷问我,“看明白没”我说:“这是什么怪东西啊凉飕飕的”爷爷好像吃了一惊,不信似的,急忙伸过手去往我怀里一摸。竟然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惊喜直呼:“造化造化自今日起,摸金校尉,后继有人”。

  接着

  ,爷爷不再跟我逗笑,而是像老师一样,把那个钩状物体,一点点的指给我看,说:这挂绳金头上的字读作“摸金”,是汉朝的篆体。这个东西叫做“摸金符”,是正统摸金校尉的身份认证。

  摸金符周身遍布辟邪用的飞虎纹。底下的那个钩子是穿山甲的指爪,传说穿山甲伏垄开山,神鬼莫当。摸金符取用穿山甲的指爪为制作原料,正是看中了这个辟邪的功效。但是要制作摸金符可不是随便取下一截穿山甲指骨就能用的,它必须选用穿山甲最锋利的爪子,先浸沟在巂腊中七七四十九日,还要埋在龙楼百米深的地下,借取地脉灵气八百天。最后请钦天监观星象、查时历则天时地利的黄道吉日方可上形制器,之后再请仙道打醮,高僧开光。最后再进行祷祝与卜筮,得到上上大吉之卦,方可佩戴。

  爷爷说:“校尉”的名衔在战国末年就已出现,汉朝时达到鼎盛时期,其地位仅次于各将军,手中握着千军万马。而“摸金”的封号则更具传奇色彩,不仅在后来演变成了盗墓行为的代名词,就算仅仅从字面来看,任何一个识字的“门外汉”听到这个名头,也绝对知道:摸金校尉,那是“大富大贵”之人。

  三国时期,曹操雄踞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天下。刘备以皇叔身份占据川蜀的荆州、益州,有诸葛武侯屡出奇谋。孙权占据江东之险,父子兄弟,厉兵秣马经营三世,兵精粮足。这三个军阀将整个天下割据成三足鼎立之势,彼此征伐,天下战争不断。而这“摸金校尉”的称号就是由曹操所封赐的。

  我问道:摸金校尉是盗墓的,那什么是盗墓

  爷爷说:“就是挖死人坟”。

  听到这儿,年幼的我在脑海中闪过无数个疑问。我知道,对于“摸金校尉”,你一定也很好奇。

  比如:第一个摸金校尉盗墓,动机是什么在那个年代,他不怕犯法不得好死不怕死后被打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