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番外-余多记
��等奖学金。余多算过一笔账:如果她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拿到一等甚至特等奖学金的可能性只能提高10%,因为现在不在自家小镇上,聪明的孩子太多了。同样的时间付出,打工能轻松赚回来,而且更有意思,自己还更喜欢,于是果断放弃更努力学习的念头。
大学四年,余多没有翘课,没有挂科,没有谈恋爱,除了上课,就是在外赚钱。大三时候,学校有了一个高大上的图书馆,她都没怎么在里面好好泡过,这一点,后来毕业了她后悔过。但看着自己储蓄*卡上的小小积蓄,这点后悔之意很快消散了。
家里突然支持她继续读书了,让她考研,以后做个老师之类的,工作轻松,最主要的是能嫁个好人家。那段时间,母亲实在为大女儿的婚姻操碎了心,觉得工人女婿实在不靠谱儿,文化人肯定不一样。
余多不想读书了,她想工作,挣更多的钱。
于是母亲又开始动脑子,七拐八拐找了关系,让她回来去一所职校任职。
余多记得那个上午,自己去职校面试,走进去第一感觉就是失望,巴掌大个地方,都不及大学里的宿舍区,教学楼也破破的,连那些学生看起来都傻傻的。总之,各种不满意。
哎,说来还是没见识,不知道事业编制的好处,等后来反应过来想进学校,人家已经开始只招研究生了,看着那趋势,若余多真去读研,等毕业时,学校应该已经开始只招博士了吧。后来她总结:自己跟政府事业单位之类的,实在无缘。
毕业的时候,余多意识到,自己的专业不大好,不过没关系,她有不少经验,可以弥补一些不足。
有家单位到学校做专场招聘,余多拿到第一张录用通知;参加了一场社会招聘会,得到第二张;网上投递,得到第三张。可能就是这些录用通知拿得太容易,她没有意识到找工作的难度,导致了她后来的一个不良习惯。当然,习惯的养成是有过程的,这个回头细说。
因为专业不好,余多对工作要求没那么高,这是她找工作容易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英语,虽然六级通过分数不高,没有口语考试的机会,但她实际口语沟通还不错,因为打工经常碰上老外,有实战经验;第三个原因,余多自己没有意识到,就是外貌,其实她挺漂亮的。
余多一直认为自己难看,这是母亲从小到大传递给她的信号,无论吃饭、走路,还只是坐在那里,她经常被嫌弃“没样子”;再加上从没有男生主动追过她,余多的脑海里就有了这样的认知。多年以后,遇上一个暗恋她的初中同学,人家老实交代:你漂亮,成绩又好,弄得我们都不敢追你。
“我们”?看来有这想法的不止一个。
对着三张录用通知,余多的钱瘾又犯了,她没有从所在城市、公司好坏、职位发展这些关键角度去考虑,只是算了薪水跟生活开支的性价比,选了一个最高的。当时的她以为,自己从一个三线城市去到二线城市,已经不错了。
锚定效应,后来,她一直没有选择一线城市的机会,也可以说一线城市的门没有对她打开。
第一份工作是个总监助理,做了一个礼拜,总经理回来了,不知什么原因,突然看中她,将她调为总经理助理。
其实这两个职位的职级是不同的,但余多不知道,她觉得做谁的助理都一样,总经理经常出差,应该会轻松点吧,于是就收拾收拾,搬了桌子。
这总经理有个习惯,喜欢喝胡萝卜汁,而且指定品牌,所以,他的公寓冰箱里,一定要有新鲜的胡萝卜汁。
�
大学四年,余多没有翘课,没有挂科,没有谈恋爱,除了上课,就是在外赚钱。大三时候,学校有了一个高大上的图书馆,她都没怎么在里面好好泡过,这一点,后来毕业了她后悔过。但看着自己储蓄*卡上的小小积蓄,这点后悔之意很快消散了。
家里突然支持她继续读书了,让她考研,以后做个老师之类的,工作轻松,最主要的是能嫁个好人家。那段时间,母亲实在为大女儿的婚姻操碎了心,觉得工人女婿实在不靠谱儿,文化人肯定不一样。
余多不想读书了,她想工作,挣更多的钱。
于是母亲又开始动脑子,七拐八拐找了关系,让她回来去一所职校任职。
余多记得那个上午,自己去职校面试,走进去第一感觉就是失望,巴掌大个地方,都不及大学里的宿舍区,教学楼也破破的,连那些学生看起来都傻傻的。总之,各种不满意。
哎,说来还是没见识,不知道事业编制的好处,等后来反应过来想进学校,人家已经开始只招研究生了,看着那趋势,若余多真去读研,等毕业时,学校应该已经开始只招博士了吧。后来她总结:自己跟政府事业单位之类的,实在无缘。
毕业的时候,余多意识到,自己的专业不大好,不过没关系,她有不少经验,可以弥补一些不足。
有家单位到学校做专场招聘,余多拿到第一张录用通知;参加了一场社会招聘会,得到第二张;网上投递,得到第三张。可能就是这些录用通知拿得太容易,她没有意识到找工作的难度,导致了她后来的一个不良习惯。当然,习惯的养成是有过程的,这个回头细说。
因为专业不好,余多对工作要求没那么高,这是她找工作容易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英语,虽然六级通过分数不高,没有口语考试的机会,但她实际口语沟通还不错,因为打工经常碰上老外,有实战经验;第三个原因,余多自己没有意识到,就是外貌,其实她挺漂亮的。
余多一直认为自己难看,这是母亲从小到大传递给她的信号,无论吃饭、走路,还只是坐在那里,她经常被嫌弃“没样子”;再加上从没有男生主动追过她,余多的脑海里就有了这样的认知。多年以后,遇上一个暗恋她的初中同学,人家老实交代:你漂亮,成绩又好,弄得我们都不敢追你。
“我们”?看来有这想法的不止一个。
对着三张录用通知,余多的钱瘾又犯了,她没有从所在城市、公司好坏、职位发展这些关键角度去考虑,只是算了薪水跟生活开支的性价比,选了一个最高的。当时的她以为,自己从一个三线城市去到二线城市,已经不错了。
锚定效应,后来,她一直没有选择一线城市的机会,也可以说一线城市的门没有对她打开。
第一份工作是个总监助理,做了一个礼拜,总经理回来了,不知什么原因,突然看中她,将她调为总经理助理。
其实这两个职位的职级是不同的,但余多不知道,她觉得做谁的助理都一样,总经理经常出差,应该会轻松点吧,于是就收拾收拾,搬了桌子。
这总经理有个习惯,喜欢喝胡萝卜汁,而且指定品牌,所以,他的公寓冰箱里,一定要有新鲜的胡萝卜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