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恩怨情仇
�天对我的警示?于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为。在你们作恶时,我还会在背后做做好事,帮了不少人。
或许是老天垂怜。这几年下来,竟然也让我积到一点薄薄的福缘,寻到我那几个可怜的姐妹,并帮助她们过上了安稳的生活。而我的儿女,也乖巧懂事,渐渐能重撑起一番家业。而你们,却落得如今这样下场。真是苍天有眼。报应不爽!”
陶宗名不服道。“这冤有头,债有主,你要报仇为何不去寻那贱人?当年。要不是她挑唆,我们家何至于此?”
陶管家一笑,轻轻摇了摇头,“看看。你到如今还是死不悔改,只会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就算是她挑唆的你们家。可你们家若不动心,岂会有今日?况且那女人想利用你们家不成,反被你爹强嫁给你,已经受到她的报应了。如今。就凭她带那几箱东西离开,又能落到什么好下场?
赶尽杀绝的事,我是不会做的。把你们家安顿下来。也算是尽到了我做人最起码的良心。至于你们最后要落得什么下场,全是你们咎由自取。再也怨不得旁人。杀人不过头点地,活着受这份穷罪,只怕对你们才是最好的报应。我想,我的爹娘兄长要是在天有灵,也会很乐于看到这一切的。”
说完这话,他哈哈大笑着,扬长而去。
只剩下陶家母子悔恨交加,余生只能在贫困交加的日子中度日如年的渡过。
至于拿了钱财逃走的陶家两兄弟,陶世荣是想着换个地方东山再起,可惜他为人自私,后来做些买卖始终是亏钱的多。喜好龙阳的癖好又不肯改,买了几个清秀男孩,半子半娈童的养着,可等那几个孩子长大懂事,却是趁他一次生病,合伙把他好不容易攒的一点家业给分光跑了,剩下他孤苦度日。
至于陶世杰,运气更差。拿了本就不多的钱财,还防贼似的怕人偷。偏偏越是这样越招贼,离家没几月便遭了贼,洗劫一空。
最后兜兜转转,竟是让他遇到了被逐出家门的严大小姐。
严大小姐那日成亲不成,和家里撕破了脸,嫁妆又失了大半,回去哭闹了很久,可根本无人搭理。最后无法,只得拿身边所余不多的财物,在乡间置办了一间小客栈,勉强做点小生意糊口。
给逼到山穷水尽的陶世杰,只得在她那里做起了伙计。就算二人你看上我,我看不上你,但一个嫁不出去,一个娶不了老婆,但又都想有个熟人能照应着,于是就这么吵吵闹闹,你刺我,我刺你,凑合着在一处过了余下几十年。
至于陶夫人那儿,先是一直没有消息。
直到某年,郑亭长的儿子成亲,郑亭长的夫人特意来给叶秋送喜糖——自那回郑夫人给逼得要轻生,被叶秋劝回来之后,她就视叶秋为救命恩人。后来又经历了诸多事情,郑亭长也洗心革面,变得乐善好施之后,倒是跟叶秋有了些走动——跟她说起一桩新闻。
昔年吕州有户鼎鼎大名的孙姓世家,出了一桩奇事。
二十多年前,原本家中有位小姐要嫁给自幼订亲的未婚夫崔家,谁知那崔家意外受了一场天灾,败落下来。
那位孙小姐怕嫁去受苦,竟是在出嫁途中动了坏心,鼓动了同行的商贾,谋夺了男方的聘礼和自己的嫁妆,想要私逃外地做个富家女。却不料反被那商贾又将了一计,逼着她和自家儿子成了亲,并拿那些不义之财,发家致富。
可谁知风水轮流转,若干年后,那孙小姐原定的夫家渐渐又有了起色。可这位孙小姐所嫁的商贾之家却是败落下来。
�
或许是老天垂怜。这几年下来,竟然也让我积到一点薄薄的福缘,寻到我那几个可怜的姐妹,并帮助她们过上了安稳的生活。而我的儿女,也乖巧懂事,渐渐能重撑起一番家业。而你们,却落得如今这样下场。真是苍天有眼。报应不爽!”
陶宗名不服道。“这冤有头,债有主,你要报仇为何不去寻那贱人?当年。要不是她挑唆,我们家何至于此?”
陶管家一笑,轻轻摇了摇头,“看看。你到如今还是死不悔改,只会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就算是她挑唆的你们家。可你们家若不动心,岂会有今日?况且那女人想利用你们家不成,反被你爹强嫁给你,已经受到她的报应了。如今。就凭她带那几箱东西离开,又能落到什么好下场?
赶尽杀绝的事,我是不会做的。把你们家安顿下来。也算是尽到了我做人最起码的良心。至于你们最后要落得什么下场,全是你们咎由自取。再也怨不得旁人。杀人不过头点地,活着受这份穷罪,只怕对你们才是最好的报应。我想,我的爹娘兄长要是在天有灵,也会很乐于看到这一切的。”
说完这话,他哈哈大笑着,扬长而去。
只剩下陶家母子悔恨交加,余生只能在贫困交加的日子中度日如年的渡过。
至于拿了钱财逃走的陶家两兄弟,陶世荣是想着换个地方东山再起,可惜他为人自私,后来做些买卖始终是亏钱的多。喜好龙阳的癖好又不肯改,买了几个清秀男孩,半子半娈童的养着,可等那几个孩子长大懂事,却是趁他一次生病,合伙把他好不容易攒的一点家业给分光跑了,剩下他孤苦度日。
至于陶世杰,运气更差。拿了本就不多的钱财,还防贼似的怕人偷。偏偏越是这样越招贼,离家没几月便遭了贼,洗劫一空。
最后兜兜转转,竟是让他遇到了被逐出家门的严大小姐。
严大小姐那日成亲不成,和家里撕破了脸,嫁妆又失了大半,回去哭闹了很久,可根本无人搭理。最后无法,只得拿身边所余不多的财物,在乡间置办了一间小客栈,勉强做点小生意糊口。
给逼到山穷水尽的陶世杰,只得在她那里做起了伙计。就算二人你看上我,我看不上你,但一个嫁不出去,一个娶不了老婆,但又都想有个熟人能照应着,于是就这么吵吵闹闹,你刺我,我刺你,凑合着在一处过了余下几十年。
至于陶夫人那儿,先是一直没有消息。
直到某年,郑亭长的儿子成亲,郑亭长的夫人特意来给叶秋送喜糖——自那回郑夫人给逼得要轻生,被叶秋劝回来之后,她就视叶秋为救命恩人。后来又经历了诸多事情,郑亭长也洗心革面,变得乐善好施之后,倒是跟叶秋有了些走动——跟她说起一桩新闻。
昔年吕州有户鼎鼎大名的孙姓世家,出了一桩奇事。
二十多年前,原本家中有位小姐要嫁给自幼订亲的未婚夫崔家,谁知那崔家意外受了一场天灾,败落下来。
那位孙小姐怕嫁去受苦,竟是在出嫁途中动了坏心,鼓动了同行的商贾,谋夺了男方的聘礼和自己的嫁妆,想要私逃外地做个富家女。却不料反被那商贾又将了一计,逼着她和自家儿子成了亲,并拿那些不义之财,发家致富。
可谁知风水轮流转,若干年后,那孙小姐原定的夫家渐渐又有了起色。可这位孙小姐所嫁的商贾之家却是败落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