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3 章
��上了吉普,继续往上江街的‘周记面庄’驶去。

  三五两分钟之间,就到了。

  周记面庄的宗旨向来是薄利多销。虽然每月所挣最多也就三四五六千块,但从早到黑,客流量基本上从来都没断过。像现在,都21点多了,却还都有逛完街的人过来,叫上一碗周氏面记里响当当的jī杂米线、薄皮抄手、杂酱面……

  远远的,周阳就通过小小‘看’到,父亲对着一个个老顾客作揖抱歉道:“关门,关门了,我儿子今天回家。我要回家吃团圆饭……”

  但实在又忍不住来者的请求,又道:“好吧好吧,小兰,再给陈四嫂下两碗抄手,打包带走的……什么?抄手不够了?哎哟。急死个人!”抱怨归抱怨着,周爸爸还是又很敬业地冲回到厨房,洗洗手,帮着包起了抄手。

  为什么不多请一两个帮手?

  “请?再请人,我们这小本生意的还赚得了什么啊?你二叔家要装修房子,去年借的两万三,年底前就要还……”

  晕了,周爸爸的思维和之前周妈妈的思维一样,都还伫步在勤俭节约、jīng打细算着筹钱还账的原始阶段。看来周阳前两次打电话让他们‘不要cào劳了,开始提前享福吧’的话,没有真正贯彻下来啊。

  不过也难怪,周阳之前电话里也是磨棱两可,只说自己即将会有很多钱,具体也没说什么细项。后来前几天‘阳婉水果屋’开业之时,父母打电话过来问,他也是只说从朋友那儿借钱投的资,但很快就会多余多剩的赚回来……

  因而于父母这么多年来门面生意的经验下来——小小一家水果店,哪怕开在黄金铺面,前面小半年所赚的,最多估计也就抵平别人所借的投资资金而已。要想真正的存钱下来买房、娶妻、生子,那不知还得多少时间。

  况乎做生意,哪里没有风险?

  所以在他们二老的思维想来,趁着他们还能劳动,还能挣钱,就要多为儿子的未来多拼一拼,多存一存——哪怕不能存,至少也要靠他们自己的双手还清债务,不拉儿子的后腿……

  父母对儿女,向来是伟大而无私的。

  周阳想着之前母亲仍然还很憔悴的身体,看着眼前父母的早生白发,心中有些羞愧啊。要是自己早几天回趟家,或者早几天把小岛化的补品寄回来,早几天把钱打入父母卡上让他们宽心,那样他们就少吃几天苦,少受几天累了。

  电话尽孝心,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父母考虑的问题,总会比儿女更多更深远。

  同时也因为现在子女流行‘报喜不报忧’,在没有眼见为实之前,父母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松懈怠慢,总想凭借他们自己之力,多为子女蓄积一些财富,减轻一些负担。

  贫困家庭,尤然。

  ……

  不过好在,周阳发现这方面的问题还不晚。从今往后,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一人之力,让辛劳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享尽富贵荣华。

  “直接关门吧,爸?”

  “别啊,再等爸十来分钟——等这两碗抄手一煮出来,那可是相当于是白赚了8块钱,反正今天过了夜,明天的馅又得重新剁……”

  “那好吧,我先开车去接罗姝,等下就回来接你。但老爸你可千万记住啊,等会儿不管是谁的生意都别再接了,不差钱,你儿子今后永远都不差钱了。”

  周阳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