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巨大反差!
/>   而这些街边卖书的外邦人当中,大食商人几乎占据了四分之三!

  他们不怕辛苦,不怕风吹雨淋,也不怕来往的星人冷漠或鄙夷的目光。

  他们的内心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赚钱。

  而且是竭尽全力地赚到更多的钱。

  所以...

  那些内容的尺度比较大,描写得比较露骨,或者讽刺政治和社会意味较为浓厚的书籍...

  大多数就是经过胆子较大的、商业头脑较为灵魂、吃苦耐劳的大食国商人手中,卖出去的。

  相反。

  那些大型书坊的店主由于有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官家的庇护环境。

  所以,普遍的胆子比较小,极少进货那些尺度比较大、内容描写比较露的书籍。

  对抨击社会,妄议朝政的书籍或者文章,更是能躲就躲,几乎见不到。

  所以,久而久之,大书坊就形成了专卖正统书,市场多是面向大家闺秀、达官显贵。

  当然。

  近期《倚天屠龙记》的火爆,还将大量的青少年书生、门生,以及农民、商人吸引了进来。

  但是,他们大多是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熏陶,阅读的口味一般比较清淡。

  相反,路边、街边的书摊则是成了“重口味”、“偏门”的代言词。

  无数的地痞流氓、山贼盗寇,成了“地摊文学”的常客。

  而“地摊文学”的追捧者,更是包括那些有着特殊的兴趣爱好,对这个社会有所不满,又或者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

  经过多年的发展,“地摊文学”简直可以用野草狂野生长去形容。

  到了现在,甚至是有了跟书坊的“正统文学”、“通俗文学”叫板,别具一格的形成了“颜色文学”。

  当然。

  “颜色文学”是李恪和大食人,对地摊文学的定义。

  大唐的商人在图书出版这一块,实在不怎么上心。

  故而才会出现,全国各地的书坊被山东士族大规模的垄断的现象。

  而整个长安、京师的“颜色文学”,则是被大食商人垄断。

  可以说。

  埃米尔在决定以风月的内容为比试的题材时,就已经得到了众多优势。

  首先文化差异的优势,大食国的创作者、文人们有更多的取材空间和灵感源泉。

  其次便是市场。

  风月题材的书籍,在书坊基本卖不出去。

  而在路边摊、街边摊,卖得却是非常的火爆。

  最后,埃米尔这一次带来的十二名文人,各个都是风月题材的创作好手。

  他们虽然说没有办法像武大聪那样,得到了贤王殿下的指点和帮助之后,写出几百万的长篇小说。

  但是在短篇故事的创作上,他们经过了十几、二十多年的磨练,还是有一定的造诣。

  尤其是在风月题材的短篇故事的创作上,他们十几个人更是阿拉伯帝国的文坛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