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57
emsp;如果这次提出的人选是阿娇而不是少儿,尊贵的异母姐姐会怎么反映堂邑侯愤愤不平地展开联想。别说是当小儿媳妇了,一准许给王太子当太子妃,还非当场交换信物不可

  恼怒的火苗跳跃,但瞬间黯然阿娇的婚事,哪会由得他做主依两宫对那孩子的宠爱程度,他这个父亲恐怕连插嘴的资格都没有

  看看陈须的婚事,一娶三个,其中两个都是亲王生的王主简直是大汉开国以来从没有过的盛举。陈侯爵是越想越不是滋味,嘴里全是苦的可从头到底,有谁问过他这做父亲的一句没有就窦太后母女和刘家人内部商量商量就成了搞清楚没有,娶妻的可是陈家的儿子啊

  “姑母嫌少儿为庶出”陈信没留意父亲的神情,独自伤感。他一开始就担心这个,但总念着这次议的又不是城阳王太子的婚事,幼子娶妻应该没那么多顾忌好歹姑妈总是陈家人吧,祖父只留下这两个嫡出的姐弟。可没想到

  “少儿身为侯女,有何可虑阿信,无需多忧。”陈午强打精神,信誓旦旦地向儿子打包票。不管怎么讲,少儿都是他堂堂侯爵的女儿,即使是庶出,凭堂邑侯府的门第和丰厚的嫁妆,还愁没有好亲事

  “至于城阳少王子,”堂邑侯在那里酸溜溜地叨叨“少好长,未必佳”

  “阿父”陈信却没父亲那么有信心。如果连同出陈氏,身为一国王后的姑妈都不肯接纳少儿做一个无关紧要的小儿媳,还能指望给妹妹找到什么好亲事

  反正少儿还小,还有机会。

  整整心态,陈信关切地继续问“如此,请托一事”

  堂邑侯面沉如水“城阳王后曰妇道女流之辈,不问军国之事。”

  这个推辞比前一个更直接更无忌。大汉立国以来,或者什么都缺,但绝不缺女子干政。往大处说是吕后的前鉴,世家中夫人、太夫人干涉公务的,更是比比皆是。

  陈信一皱眉如果城阳姑妈袖手旁观,不肯帮忙周旋,父亲这个族长的日子就更艰难了。

  本来自嫡母馆陶长公主抱着阿娇妹妹进宫长住,不肯再见父亲的面之后,父亲在家族在朝野已威望大减。这回那么多地方官的空额,如果父亲不能给陈家弄到哪怕一两个,还有什么脸继续担任族长。

  一族之长,是有义务的;哪能在其位而不谋其政陈氏子弟对父亲本已诸多不满,这回荐官再一无所成,非闹起来不可。

  “阿父,若请大母出面,能否说服姑母”陈信掂量着提了个建议。

  “不成,不成。”堂邑侯陈午连连摇头。

  母亲不是大姐的生母,只是继母;对这个显赫的前妻女儿半点影响力都没有。最明显的证据就是自父亲去世后,大姐再没回过娘家。即使入京,也不来。

  望着长子困惑的面容,堂邑侯不知道如何说明。其实简单的继母继女情结还是好的。陈王后和继夫人之间的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

  陈王后对自己母系的高贵出身极为自豪,再加上五岁为城阳王太子妃,十岁不到成为一国王后,在大汉是仅次于皇后的贵妇了。所以,当这对继母女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辈分的高低和爵位的尊卑是相反的这简直太要命

  城阳王后对父亲娶个小官吏的女儿当续弦非常不满,认为门不当户不对,有碍陈氏兴旺。而继夫人则自持生了老堂邑侯唯一的嫡子,半点不肯服输。这对继母女的关系不谈也罢。

  “遭拒之事,莫告之大母”陈午摆摆手告诫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