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痛哭大臣
/>   他们现在,只剩下不多的一点。

  在这个时候,他们是绝对不敢再继续投资搞养殖业了。

  因此,虽然各个行政省,得到朝廷的指导建议,让他们大力搞养殖业。

  但是无奈,他们每个行政省内,很难找到有兴趣搞养殖业的大户。

  除非,是他们各个行政省,自己出资搞养殖业。

  但是,目前他们各个行政省的财政,也不富裕啊。

  现在,朝廷对他们,可以说非常优待了。

  因为朝廷也清楚,他们需要修路,休要大搞建设,每个行政省的财政,也是捉襟见肘。

  因此,五年之内,都不需要他们向朝廷上交税收。

  五年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在做决定。

  而修路的花费,有好多,还是户部拨款,剩下的一部分,他们自行解决。

  但就算如此,他们手头,也实在是没有多少余粮。

  根本就搞不出几个养殖场。

  但是各个行政省的官员心里都十分清楚。

  当今皇上圣明无比,更是高瞻远瞩,目光如炬。

  既然他让我们搞养殖业,必然是有深刻的道理在里面的。

  只要按照皇上的指示去做,必然能够加快他们发展的步伐。

  因此,尽管困难重重,各个行政省,都在想方设法的,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此时,西南行政省的最高长官沈文,此时正在焦虑之中。

  他们西南行政省,地处偏移,虽然叫西南行政省,但是并不靠海。

  而他们的西南行政省,相对来说,是资源相对最为匮乏的地区。

  他们的发展,也比其他的地区,更加的艰难一些。

  他们行政省的土地,也比其他的行政省,相对要少了一些。

  税收,自然也会减少。

  这一次,各个行政省,都在大搞养殖业。

  他们西南行政省,真的已经到了山清水秀——山穷水尽得地步了。

  沈文想尽了办法,但是真的是没有办法可想了。

  于是,沈文只好使出杀手锏。

  当初在益州的时候,沈文在益州大学学习过一段时间。

  当时他的成绩不错,被特意挑选出来,和其他的一些优异生,跟随着李愔学习过一段时间。

  后来,那些和沈文一批的优异生,大多数都从事科研工作。

  而沈文,则是没有从事科研工作,而是转入政界。

  当初来黄金州得时候,沈文也是第一批跟着过来,并且参与到华夏城的建设之中的人员之一。

  沈文的能力很强,在第一批官员之中,脱颖而出。

  这一次李愔登基,也将他委派为地方大员。

  这沈文,可以说是天子门生。

  因此,这沈文的杀手锏,其实就是到华夏城去找皇上哭穷,争取到中央财政支持。

  沈文将手中的事情,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