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恩科
�到能听得懂汉语,能够用汉语简单对话的程度。

  可以说,能够书写汉字的人数,也绝对到达不了十几万。

  这里面,太多的人是滥竽充数的了。

  最关键的一点是,现在每个行政省,都才刚刚建设。

  也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考场,能够容纳十几万人在一起考试。

  额,别说是华夏国没有了。

  就算是大唐,也没有这么大的考场啊。

  这么多的人数,肯定是没办法进行考试的。

  为了向下筛选人数,各个行政省,不得不分市区,对考生进行一次考前考核。

  然后市区以县乡为单位,对报名的考生,先进性一次摸底考试。

  这一次的考试,极为简单。

  甚至于,都没考四书五经。

  以后,李愔也没准备将四书五经当作考试的主要内容。

  当然了,四书五经肯定是要考的。

  毕竟,这可是这个时代经典中的经典。

  但是,四书五经所占的比例,将会降低很多很多。

  顶多占据一成左右的比率。

  这一次的摸底考试,有一部分很简单的数学算式,再者,就是用汉字写个几百字的文章。

  这并不是真正的考试,只是一次筛选。

  只需要要求这些报名的考生,能够用汉字进行流畅的书写,就可以通过。

  并且,所书写的汉字,既可以是大唐所用的繁体字。

  也可以用华夏城流传出来的简体字。

  这两种字体,无论使用哪一种,都是可以的。

  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次筛选,却是筛下来九成九的考生。

  好多考生,写自己的名字都歪歪扭扭,难以辨认。

  一看就是刚学会没几天的时间。

  其他的汉字,不管是繁体还是简体,更是连写都不会写。

  这样的考生,毫无疑问的,都被刷了下来。

  而更多的,是会书写几个汉字,但是数量很少。

  更不要说写一篇通顺的文章了。

  至于数学题目,虽然只是很简单的加减乘除,但是也筛下来一大批考生。

  这一次摸底考试之后,各个行政省,剩下来的人,居然便只剩下来一千人左右。

  有好几个行政省,剩下的人数,还不足一千之数。

  这还不是真正的考试,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筛选而已。

  当然了,华夏城的人数,是最多的。

  华夏城一个城,便剩下将近万人。

  没办法,华夏城里,唐人是最多的,大约有十几二十万人的样子。

  而这些唐人,有十分之一的人,都是识文断字的。

  更何况,华夏大学就开在华夏城。

  华夏大学毕业的学生,在第一次筛选中,自然是不可能被筛选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