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恩科
/>
  有了这些人才的加入之后,建设的速度,也势必大大加快。

  一座座水泥厂,在黄金州南部大地上,拔地而起。

  各处都在采集原料,烧制水泥,挖建地基,修建道路。

  而修建道路,对稳定民心来说,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对那些东斯拉夫人来说,他们对未来的生活,看不到一丝希望。

  但是建设一搞,他们就有了稳定的工作岗位,就有了固定不菲的收入。

  他们每天的工作量,并不辛苦。

  这些东斯拉夫人,身体都很强壮。

  而工地上的活计,非常人性化,不会让他们太过疲惫。

  工作时间,每天都在十小时左右。

  每天的伙食,都让这些东斯拉夫人,赞不绝口。

  他们在此前的时候,可从来都没吃过这么可口的食物。

  在他们看来,这可是绝顶的美食。

  在工地上干了十几天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发现,竟然已经爱上了这种生活。

  他们每天还都能拿到二十块钱的工钱。

  拿着这些钱,差不多能买到十斤大米。

  这些大米,差不多就够他们吃上十天的了。

  这个工钱,让他们惊喜不已。

  他们在自己的家乡的时候,可从来都没见过这么高的工钱。

  通过种种对比,让他们感觉到,这里,比他们家乡东斯拉夫要更好。

  这里气候更加的适宜,这里的土地,更加的肥沃。

  这里的工钱更高,食物更好吃。

  虽然还是有一些不能适应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他们已经安定下来。

  因为生活对他们来说,一下子光明起来,充满希望。

  而对李愔来说,其实整个国家的财政付出的,并不是太多。

  虽然这么多的人,需要支付庞大的工钱,看起来消耗很大。

  但是这么多工钱,其实只需要多印刷一些纸钞就可以了。

  当然了,肯定不能滥印。

  滥印的话,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而这些人,创造了好些财富。

  李愔正是利用他们创造的价值,来印制纸钞的。

  而对绝大多数的百姓来说,目前他们最急需的物资,仍然是粮食。

  只要有充足的粮食,百姓心里就不会慌。

  至于商品,对中华商行来说,真的不是问题。

  这么多年,他们制造了太多的商品。

  还有一些积压的商品,现在都可以拿出来销售。

  整个华夏国,各个行政省的道路,正在一点点的建成。

  百姓的生活,也一天天的变好。

  他们家里,多了好多日用品。

  他们身上,也都换上了新衣。

  短短两个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