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医周郎孔明借东风
p; 周瑜听完后,心中大喜,说到:“别说是三天三夜的东南大风,只需要一夜的东南大风,咱们的破曹大事便可成功啊!只是现在事情紧急,这风是能越早到越好啊!”。诸葛亮一听,摇了两下羽扇,对周瑜说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到二十二日丙寅风息,都督觉得如何?”。周瑜一听,心中大喜,精神面貌立刻焕然一新,直接病容全无,立刻从床上跳了下来。接着,周瑜传令让五百精壮军卒,按照诸葛亮的要求去南屏山,选择地方筑坛。又调拨了一百二十人,准备持旗守坛,听候诸葛亮的命令。
诸葛亮辞别周瑜,在鲁肃的陪同下,上马前往南屏山,探勘地势,选取筑坛的地段。诸葛亮来到山顶一处开阔地段,从怀中拿出罗盘,口中念念有词,开始定风水,每确定一个点,便让人插一根竹签,半个时辰之后,总共插了七十二根竹签。诸葛亮让人拿红绳,把这七十二根竹签绕了起来,这样竹签和红绳直接在地上圈出了一个大圆圈。诸葛亮从怀中掏出符纸,口中念了一段咒语,那符纸便燃烧了起来,随后,诸葛亮便把烧着的符纸扔到了圆圈的中间。等符纸完全烧完后,诸葛亮便让军卒开始动土筑坛,要求筑坛的土要取东南方的赤土,所筑坛一定不能超出红绳所围绕的范围,大概是方圆二十四丈。另外要求每一层必须是层高三尺,分为三层,总共的高度是九尺。
等七星坛建成之后,第一层布置的是二十八星宿旗:东方站立七个人,身穿青衣,打着七面青旗,按照角、亢、氐、房、心、尾、箕,布成青龙之形;北方站立七个人,身穿皂衣,打着七面皂旗,按照斗、牛、女、虚、危、室、壁,布成玄武之形;西方站立七个人,身穿白衣,打着七面白旗,按照奎、娄、胃、昴、毕、觜、参,布成白虎之形;南方站立七个人,身穿红衣,打着七面红旗,按照井、鬼、柳、星、张、翼、轸,布成朱雀之形;
第二层布置的是六十四面杏黄旗,由六十四个人,身穿杏黄衣,打着杏黄旗,按照八八六十四卦,分为八个方位站立。第三层的布置则分为坛上和坛下,在坛上摆有求风的香案,在香案上摆有香烛、符篆等物。在香案的周围站立着四个人护法,这四个人全都头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左前方站立的那个人,手持长竿,竿尖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右前方站立的那个人,手持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左后方站立的那个人,手捧宝剑,右后方站立的那个人,手捧香炉。在坛下,则站立着二十四个人,分别手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在四面。
诸葛亮沐浴斋戒之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七星坛前。诸葛亮见到鲁肃在坛下等着自己,便对鲁肃说到:“子敬,不必在此侍候,只需前往军中协助公瑾调兵遣将,万一我要是祈风失败,请不要见怪!”。鲁肃一听,说到:“先生,只需尽力施法就行,即使失败,我也会为你在公瑾面前进言的!”。鲁肃说完后,便拜别诸葛亮,骑马下山返回军营。诸葛亮对守坛的众人,嘱咐到:“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人一听,齐喊“遵令!”。随后,诸葛亮缓缓地登上七星坛,立于坛顶,观瞻方位已定,便开始祈风。只见诸葛亮,焚香于炉,注水于盂,抽出七星宝剑,拿出几张符纸烧着,口中念念有词。过了一会儿,诸葛亮便停止祈风,走下了祭坛,去营帐中休息一下。随后,诸葛亮让护坛的军士,轮流更替吃饭,诸葛亮则每天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却一直不见东南风出现。
再说周瑜带着程普、鲁肃等将官在帅帐中,时刻待命,就等东南风一起,便派兵随时出发。周瑜一方面,让人给孙权报信,让孙权率军随时准备接应;另一方面,让黄盖提前准备好了二十艘火船。在这些船头上密布大长钉,船内装上芦苇干柴,灌上鱼油,上铺硫磺、�
诸葛亮辞别周瑜,在鲁肃的陪同下,上马前往南屏山,探勘地势,选取筑坛的地段。诸葛亮来到山顶一处开阔地段,从怀中拿出罗盘,口中念念有词,开始定风水,每确定一个点,便让人插一根竹签,半个时辰之后,总共插了七十二根竹签。诸葛亮让人拿红绳,把这七十二根竹签绕了起来,这样竹签和红绳直接在地上圈出了一个大圆圈。诸葛亮从怀中掏出符纸,口中念了一段咒语,那符纸便燃烧了起来,随后,诸葛亮便把烧着的符纸扔到了圆圈的中间。等符纸完全烧完后,诸葛亮便让军卒开始动土筑坛,要求筑坛的土要取东南方的赤土,所筑坛一定不能超出红绳所围绕的范围,大概是方圆二十四丈。另外要求每一层必须是层高三尺,分为三层,总共的高度是九尺。
等七星坛建成之后,第一层布置的是二十八星宿旗:东方站立七个人,身穿青衣,打着七面青旗,按照角、亢、氐、房、心、尾、箕,布成青龙之形;北方站立七个人,身穿皂衣,打着七面皂旗,按照斗、牛、女、虚、危、室、壁,布成玄武之形;西方站立七个人,身穿白衣,打着七面白旗,按照奎、娄、胃、昴、毕、觜、参,布成白虎之形;南方站立七个人,身穿红衣,打着七面红旗,按照井、鬼、柳、星、张、翼、轸,布成朱雀之形;
第二层布置的是六十四面杏黄旗,由六十四个人,身穿杏黄衣,打着杏黄旗,按照八八六十四卦,分为八个方位站立。第三层的布置则分为坛上和坛下,在坛上摆有求风的香案,在香案上摆有香烛、符篆等物。在香案的周围站立着四个人护法,这四个人全都头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裾。左前方站立的那个人,手持长竿,竿尖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右前方站立的那个人,手持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左后方站立的那个人,手捧宝剑,右后方站立的那个人,手捧香炉。在坛下,则站立着二十四个人,分别手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在四面。
诸葛亮沐浴斋戒之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七星坛前。诸葛亮见到鲁肃在坛下等着自己,便对鲁肃说到:“子敬,不必在此侍候,只需前往军中协助公瑾调兵遣将,万一我要是祈风失败,请不要见怪!”。鲁肃一听,说到:“先生,只需尽力施法就行,即使失败,我也会为你在公瑾面前进言的!”。鲁肃说完后,便拜别诸葛亮,骑马下山返回军营。诸葛亮对守坛的众人,嘱咐到:“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人一听,齐喊“遵令!”。随后,诸葛亮缓缓地登上七星坛,立于坛顶,观瞻方位已定,便开始祈风。只见诸葛亮,焚香于炉,注水于盂,抽出七星宝剑,拿出几张符纸烧着,口中念念有词。过了一会儿,诸葛亮便停止祈风,走下了祭坛,去营帐中休息一下。随后,诸葛亮让护坛的军士,轮流更替吃饭,诸葛亮则每天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却一直不见东南风出现。
再说周瑜带着程普、鲁肃等将官在帅帐中,时刻待命,就等东南风一起,便派兵随时出发。周瑜一方面,让人给孙权报信,让孙权率军随时准备接应;另一方面,让黄盖提前准备好了二十艘火船。在这些船头上密布大长钉,船内装上芦苇干柴,灌上鱼油,上铺硫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