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孔明激周瑜共抗曹
�。周瑜看到诸葛亮也非常诚恳,便说到:“明天我就去拜见我家主公,与大家一起商议起兵抗曹!”。接着,三人把第二天要谈论的事情互相叮嘱了一下,诸葛亮和鲁肃便向周瑜告辞,让周瑜好好休息,准备第二天一起去议事堂拜见孙权。

  第二天清晨,孙权在东吴的议事堂升堂议事。只见议事堂上,左边站立的文官有张昭、顾雍等三十多人,右边站立的武将有程普、黄盖等三十多人,文官各个是峨冠博带,衣冠楚楚;武将则各个是盔甲鲜明,锦袍玉带。过来一会儿,周瑜身穿锦袍,锦衣玉带,头戴束发金冠,腰悬佩剑,足蹬朝靴,气定神闲的走了进来。周瑜先参拜了吴候孙权,礼毕后,孙权礼貌性的慰问了周瑜几句,便开始讨论今天升堂议事的主题,是降曹还是开战?

  周瑜先开口说到:“我听说曹操屯驻大军在江汉,派人送书信给主公?不知主公您有什么想法?”。孙权听完,先让人把曹操写给自己的书信,拿给周瑜观看。周瑜看完后,大笑着说到:“老贼曹操以为我江东无人吗?竟敢如此的藐视主公?”。孙权便问到:“公瑾,那你有什么想法吗?”。周瑜没有正面回答孙权,直接问到:“主公您曾与众文武商议过这件事情吗?”。孙权说到:“连日来我一直与众文武商议此事,有的劝我投降,有的劝我开战,我一直拿不定主意,还请公瑾帮我决断一下是降还是战?”。周瑜一听,便问到:“谁劝主公投降?”。孙权立刻说到:“张子布等人都劝我投降!”。

  周瑜听到这里,便走到张昭的面前,问张昭到:“我想听一听,先生你力主投降的原因是什么?”。张昭一听,心想周瑜让我说出降曹原因,难道是打算帮我去说服主公?想到这里,张昭内心非常高兴,便清了清嗓子,开始诉说投降的原因。张昭说到:“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征讨四方,常常以朝廷的大义为名,因此曹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现在曹操又得到了荆襄的人马和地盘,威势愈大。我们江东可以抵抗曹操的天险只有长江,但是曹操却占据了长江的上游,收降了荆州水军,曹操手中的艨艟战舰,至少有千百艘。如果曹操大军水陆并进,我们用什么抵挡曹军?所以我认为不如我们先投降曹操,以后再想其他的办法!”。周瑜听完张昭的这些话,直接回击张昭说到:“你这是迂腐之论啊!咱们江东从开国以来,已经经历了三世,咱们怎么能忍心一下子就丢掉这三世的基业呢?”。孙权一听,便问到:“公瑾,那么你认为咱们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周瑜在大堂上,便开始把自己的想法向众人说了出来。周瑜说到:“曹操虽然托名为汉相,实际上他就是汉贼。主公以您的神武雄才,依仗着父兄的余业,据有江东险固之地,兵精粮足,正应当出兵北伐,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怎么能投降国贼呢?另外,曹操此次来犯,犯了许多的兵家大忌:在北方,他要防御冀北、并北的刘备的幽州军,以及新近投降刘备的西凉的马超。如果曹操南征的时间太久,刘备的北方兵马趁机出动,则曹操首尾难顾,此一忌也;北方的军士不熟悉水战,曹军舍弃鞍马,依仗舟楫,与我东吴争衡,纯粹是舍长取短,此二忌也;现在已经到了隆冬盛寒,马无蒿草,天时和草料供应对曹军都不利,此三忌也;曹操率领着中原的士卒,远涉江湖,从中原到南方,导致许多士卒不服水土,都生了疾病,此四忌也。曹操大军犯了这么多的兵家大忌,虽然数量多但是必定会失败。主公您擒拿曹操,就在现在这个时候,我请求主公让我率领精兵数万人,前往夏口屯驻,我一定能为主公击败曹军!”。

  欲知孙权听完周瑜的这些话,将如何表态?请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