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灭伯固平定公孙度
��将全权负责高句丽的内政和军事,严防北部的扶余、沃沮和西部的东部鲜卑。刘备则率领其余的大军回师杀向了辽东郡的襄平城。

  刘备率军回师襄平城暂且不表,说一下伯固是如何中了汉军的圈套的。原来田丰在找人伪造公孙度的书信时,就想到了多伪造一份书信,上面仿照公孙度口吻,写着辽东军想与高句丽士兵联合,趁刘备不注意时,一起共同杀向汉军大营灭掉刘备,平分乐浪郡。并约定三更时分,以火把绕三圈为信号。伯固收到信后,因为之前就与公孙度勾结过,就没有怀疑。等伯固率领七万大军出城后,则遇到太史慈假扮的辽东军,跟随这些高句丽兵杀向了汉军大营。实际上,伯固因为对刘备的仇恨而冲昏了头脑,没有注意到辽东军跑的比高句丽士兵慢,最后都落在了高句丽士兵的后面。等伯固被包围后,田丰则让飞虎营的原籍高句丽士兵,换上高句丽士兵的衣甲,跑回城内,诈称伯固同辽东军与汉军战斗激烈,相持不下,急需乌依黑率军增援。等乌依黑率军一出城,则被提前埋伏在两侧的关羽和赵云杀进了城里,夺取了城门。其实,田丰这个计策有一个漏洞,就是汉军这边都不知道,当初埋伏刘备的高句丽人中侥幸存活了一位。他也是高句丽人中唯一能识破这个计策的人,因为他苏醒的时候,看见过太史慈。如果伯固带着他,一出城见到太史慈,就能识破与伯固汇合的辽东军是乐浪汉军假扮的。可惜的是,这个人却被伯固在盛怒之下给杀了,否则的话,伯固就能再次侥幸活命,而不是直接中了汉军的埋伏而被射死。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这辈子不要轻视任何人,因为有时候一个小人物也许就能改变一场大战的胜负,或许也能改变某个人的人生轨迹。

  再说刘备率大军抵达襄平城下,在襄平城下,刘备公开宣布公孙度勾结高句丽新大王伯固,谋害上司,成了汉人唾弃的汉奸,并当着许多汉军将士的面,展示了公孙度勾结伯固的证据。城内留守的辽东军得知后,纷纷议论公孙度,随后就发生了叛乱,打开城门,迎接刘备大军入城。接着,公孙度和次子公孙恭,被手下叛乱的将士杀死,历史上本应该趁乱割据辽东的公孙度就此消失在了汉末的舞台上。被刘备收押的公孙度的大将柳毅和公孙度长子公孙康,誓死不降刘备,也被刘备斩首示众。眭元进先假意答应投降刘备,随后乘人不备,便偷偷溜出了襄平城不知去向。后来,袁绍得到冀州后,眭元进则投靠了袁绍。

  刘备在襄平城中找寻公孙度的谋士阳仪,但阳仪也不知去向。刘备不知道的是,当刘备战胜高句丽准备回师辽东的时候,公孙度就预感到刘备要拿自己开刀。便偷偷地把阳仪找来,让他带着自己怀有身孕的儿媳,长子公孙康的夫人,准备了大量的金银细软潜回到中原,找地方隐居起来。并告知阳仪,如果儿媳妇生的是男孩,就给他起名为渊,表示勿忘公孙家的血海深仇。公孙度要求这个孩子小时候随阳仪姓阳,叫阳渊,等长大有实力后,再恢复真名为公孙渊,替公孙家报仇。如果是女孩,就让阳仪做主为她取名,长大后找一个好人家嫁了就行。同时为了掩人耳目,故意让阳仪对外宣称,公孙度的儿媳妇是阳仪的妻子,以免惹人怀疑。所以等刘备入城后,根本就找不到阳仪,因为他已经提前溜了。

  刘备消灭了公孙度后,把整个辽东郡都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随后留赵云率领的白虎营和毛仁率领的飞虎营驻守辽东,以赵云为主将,毛仁为副将全权负责辽东的内政和军事,严防北部的东部鲜卑和西部的乌桓。刘备则率领其余的大军班师返回了乐浪郡的朝鲜城。刘备回到朝鲜城后,以简雍为使,选了良马百匹,金银珠宝五箱,带着伯固的人头和印玺到洛阳去报捷。另外给简雍准备了一万两黄金,准备给赵云买辽东太守兼护乌桓校尉的官职,给太史慈买高丽太守兼平虏校尉的官职(刘备给汉灵帝上表把以前高句丽的地盘变为大汉的高丽郡)。

  汉灵帝得到捷报后,得知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