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刺杀(2更)
教养嬷嬷分别去教语言文字和礼仪,暂且不侍寝。
而董皇后那边,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赵熙的千秋宴。
这天,赵熙收到了一份来自宁州的礼物,用剔彩方盒装着,盒身浮刻有竹林七贤图。
只听说是从宁州来,赵熙都不用问就知道是谁送的,他净了手,小心将盒盖打开,便见到里面有一只栩栩如生的根雕丹顶鹤,原材料是宁州深山老林里上了年纪的松柏根,鹤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刻得极为精细,雕成后填了漆,十分有质感,可见花了不少心思。
这是个摆件,能放在书案上挂毛笔。
而送礼的人,正是宋元宝。
仙鹤底座下面压着一封信,宋元宝在信上说,这是当初答应过送陛下的,只不过宁州捉不到活的丹顶鹤,只好去挖松柏根来雕一只假的顶上,还说这礼虽然轻了些,却是他跟着爷爷学了好久才雕出来的,还望陛下莫嫌弃。
赵熙一手捏着信,另一只手轻轻抚过鹤身,似乎能想象到那个人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学雕鹤的画面。
三宝公公见状,呵呵笑着夸赞道:“这鹤雕得可真好,奴才替陛下收起来吧。”
“不必。”赵熙制止道:“就留在书案上。”
赵熙曾经送过宋元宝一只海东青,被宋元宝转手就送给了叶翎,赵熙好长一段日子没理宋元宝,宋元宝为了赔罪,说了会送他一只仙鹤,结果仙鹤没送成,从江南回来的时候,送成了一只绿毛鹦鹉。
这次的仙鹤,应该是兑现当年的承诺。
三宝公公闻言,把仙鹤挪到笔架的位置,再把陛下平日里最喜欢用的那两支毛笔挂到仙鹤细长的脖子上。
赵熙将信折起来,塞回信封,转身打开博古架上一个带锁的空匣子,把信放进去以后又落了锁。
三宝公公全程低垂着眉眼,不敢吭声不敢问。
……
次日温婉来面圣,见到了书案上的仙鹤笔架,她双眼一亮,“这小东西真别致,不知是哪位大臣送给陛下的?”
说着要伸手摸摸。
“别碰。”赵熙淡淡吐出两个字。
温婉兴致缺缺地把手缩回来,将话题转到正事上,“北燕使团就要入京了,陛下的刺杀计划,部署好了吗?”
赵熙面色平静,“蓄势待发。”
温婉松口气,“那就好,陛下生辰将近,四方来贺,如今京城了聚集了不少势力,还是要小心谨慎为妙。”
说着眼风又瞄向那只仙鹤,“碰都不让碰,这玩意儿该不会有毒吧?”
赵熙:“你试试?”
温婉呵呵,“还是算了吧。”保命要紧。
……
北燕使团入京这天,北城定安门内的官道上由于天寒地滑,两辆马车相撞,伤了人,眼下正在纠纷扯皮。
前去迎接使团的是礼部薛尚书,薛银欢的祖父,他早就得了上面提点,要带着使团绕道,于是上前对北燕来使道:“前方出了意外,恐怕一时半会儿处理不好,有劳诸位绕一段路了。”
领头的是北燕梁王世子傅子川,他端坐在马背上,看了眼前方拥堵的路况,深深皱眉。
明知北燕使团今日入京�
而董皇后那边,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赵熙的千秋宴。
这天,赵熙收到了一份来自宁州的礼物,用剔彩方盒装着,盒身浮刻有竹林七贤图。
只听说是从宁州来,赵熙都不用问就知道是谁送的,他净了手,小心将盒盖打开,便见到里面有一只栩栩如生的根雕丹顶鹤,原材料是宁州深山老林里上了年纪的松柏根,鹤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刻得极为精细,雕成后填了漆,十分有质感,可见花了不少心思。
这是个摆件,能放在书案上挂毛笔。
而送礼的人,正是宋元宝。
仙鹤底座下面压着一封信,宋元宝在信上说,这是当初答应过送陛下的,只不过宁州捉不到活的丹顶鹤,只好去挖松柏根来雕一只假的顶上,还说这礼虽然轻了些,却是他跟着爷爷学了好久才雕出来的,还望陛下莫嫌弃。
赵熙一手捏着信,另一只手轻轻抚过鹤身,似乎能想象到那个人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学雕鹤的画面。
三宝公公见状,呵呵笑着夸赞道:“这鹤雕得可真好,奴才替陛下收起来吧。”
“不必。”赵熙制止道:“就留在书案上。”
赵熙曾经送过宋元宝一只海东青,被宋元宝转手就送给了叶翎,赵熙好长一段日子没理宋元宝,宋元宝为了赔罪,说了会送他一只仙鹤,结果仙鹤没送成,从江南回来的时候,送成了一只绿毛鹦鹉。
这次的仙鹤,应该是兑现当年的承诺。
三宝公公闻言,把仙鹤挪到笔架的位置,再把陛下平日里最喜欢用的那两支毛笔挂到仙鹤细长的脖子上。
赵熙将信折起来,塞回信封,转身打开博古架上一个带锁的空匣子,把信放进去以后又落了锁。
三宝公公全程低垂着眉眼,不敢吭声不敢问。
……
次日温婉来面圣,见到了书案上的仙鹤笔架,她双眼一亮,“这小东西真别致,不知是哪位大臣送给陛下的?”
说着要伸手摸摸。
“别碰。”赵熙淡淡吐出两个字。
温婉兴致缺缺地把手缩回来,将话题转到正事上,“北燕使团就要入京了,陛下的刺杀计划,部署好了吗?”
赵熙面色平静,“蓄势待发。”
温婉松口气,“那就好,陛下生辰将近,四方来贺,如今京城了聚集了不少势力,还是要小心谨慎为妙。”
说着眼风又瞄向那只仙鹤,“碰都不让碰,这玩意儿该不会有毒吧?”
赵熙:“你试试?”
温婉呵呵,“还是算了吧。”保命要紧。
……
北燕使团入京这天,北城定安门内的官道上由于天寒地滑,两辆马车相撞,伤了人,眼下正在纠纷扯皮。
前去迎接使团的是礼部薛尚书,薛银欢的祖父,他早就得了上面提点,要带着使团绕道,于是上前对北燕来使道:“前方出了意外,恐怕一时半会儿处理不好,有劳诸位绕一段路了。”
领头的是北燕梁王世子傅子川,他端坐在马背上,看了眼前方拥堵的路况,深深皱眉。
明知北燕使团今日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