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科技攻关
�场的人有点儿蒙了,轻便和载重量大本来是矛盾,这样的性能不可能出现在同一辆车。

  不过大家对张政还是有信心的,大家亲见许多不可能的事情在张政手变成了真的。

  张政穿越而来对现有的车辆已经有着很深的影响了,只不过先前张政专注于战车的改造,对运输车辆没怎么关注。

  张政先前在战车使用了铁制构件,增加了车辆的结构,还在战车使用了减震系统,车轮使用了轴承。这些东西汉国的制造技术已经很是成熟了。将这些东西移植到运输车辆,肯定能大幅提高运输车的性能。

  然而这不是张政想要的根本改变。张政拿起纸和炭笔,开始勾画车辆的蓝图。

  “首先,每辆车拉车的马减少到一匹。”张政先在纸画了一匹马的简笔画。张政还真有点儿绘画天赋,一匹马在纸栩栩如生。

  “大王说要增加运输量,减少了马匹,运输的东西不是更少了吗?有工匠想不明白开口询问。

  “这不是问题,我们可以作一些改进,使得马匹能够使出全身的力量来拉车。首先我们改进的地方在车辕。”说完张政又在马匹身体的两侧画了两根车辕。

  现在的车辆普遍使用的是独辕,一根长长的前方有些弯曲的车辕从车的间穿出,前方装有一根横杠,然后将马脖子栓在横杠可以拉着车走了。这种车辕的缺点是,每辆车至少要用两匹马拉着才能保持平衡。

  张政画的车辕从车辆的两侧伸出,能将马夹在间,这样一匹马可以拉起一辆车了。

  “大王,您画的车辕太直了,没法栓在马脖子。”一个老车夫指出了张政画的车辕存在的问题。

  “车辕之所以要制造成直的,是因为我们要改变一下,套车的方式。为此我们要增加两样东西,一是套包子,一个是马鞍。我们制造的新车与以往的车辆套车方式是不一样的,马匹拉车用力的部位由马脖子改成马的肩胛,套包子是垫在马匹肩胛骨防止磨伤马匹的。马鞍与骑兵用的马鞍是不同的。双辕车,车的重量是压在马背了,马背是马匹最有力量的地方,因此可以增加载货量,为了防止马匹受伤,才给马增加了一副马鞍。”张政边说边画,一辆一匹马拉着的双辕车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张政这几样改造虽然简单却立竿见影,对马车的性能提高不少。

  “现在,要看你们工厂的本事了。”张政见众人领会了自己意图,很是高兴。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