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京中风云
  比如优容公主没有得到长公主的封号,不哭不闹,平静地接受了。新帝看她懂事,先帝下葬之后便解除了她的禁足,她也没有再出什么幺蛾子。等等。

  信中,优容也提到了,皇兄的身体似乎不太好。

  百里芸看到这里的时候,眉头蹙了起来。

  李氏的信中照常絮叨了一些家长里短,照常言辞隐晦地告诫百里芸,她跟拓跋猎目前只是未婚夫妻,又是以为先帝祈福之名偷溜出去的,关系千万不可逾越,云云。

  与以往不同的是,李氏这次着重提了百里芸的长兄百里辰的婚事该定了。

  百里辰与拓跋猎同年,今年已经二十四岁,按说早该成婚了,可不知道怎么回事,李氏这两年也给他看过许多姑娘,他都不同意。

  说起来,初平帝如今真是缺人缺得厉害。李缁提议百里敬出山之后,百里辰也被初平帝想了起来,顺道宣回了朝堂,不但恢复了原本的职级,还往上提了一大级,任文职散官、正六品上的朝议郎。

  听着只是个文职散官,可是就跟闵圭的光禄大夫一样,越是没有固定的职责,就越是像一个大筐,皇帝给你派多少差事,你就得干多少差事。

  李氏在信里跟百里芸说,百里辰现在整天忙得团团转,忙起来几天顾不上回一趟家都是常事。

  为此李氏还有些不安,在信里跟百里芸嘀咕,说之前说好的老将军归田、孩子们一辈子都当纨绔,可现在除了最小的百里止,所有人都跑朝廷上干活去了。连两个女儿都一个当了王妃一个当了公主。

  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百里芸看完所有的信件和消息之后,叹了口气。李氏的信是先寄出来的,信件寄出之后她便收拾收拾到冀州看望德太妃、女儿和外孙外孙女去了,打算在那里停留数日之后返京。所以李氏在路上的时候又发生的变动在信中还没有提到。

  不过,青峰整理的各方消息单子上提到了。

  不止是百里敬和百里辰,后来百里止也被拎走了,在东宫任了一个小小的正七品上的詹事司直,官儿十分不大,但却负责帮忙给新太子看家。

  由此可见,初平帝手里是真缺人啊!啧!

  李氏的信里还没来得及吐槽小儿子竟然也当了官,信中主要还是操心长子的婚事。

  照理说,百里辰的婚事轮不到百里芸说话。可李氏想来想去觉得这事儿有些蹊跷。特意写信提起这事儿,就是让百里芸想想办法查一查,看看百里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自从经过宫变一事,百里芸紧急关头护下了许多与百里家交厚和不交厚的朝臣家眷,事后每家都特意亲致厚礼到河间之后,李氏觉得,自家小闺女关键时刻还是非常有本事的。而且有的时候她的本事完全超出她这个深闺妇人的想象力之外。

  李氏便忽然间开了窍,觉得有些她自己在贵妇圈子里打听不到的事,她家溪桑出手,说不定很快就弄清楚始末原委了。

  青峰整理的消息里,还有一条特别重要的消息,所有人的信里都没有写,应该是被新帝压住了,在京城里并不为众人所知。

  新帝登基时,竟然两次遇刺。

  一次是更衣时,一次是准备乘坐龙撵时。

  后来,金甲卫密查,是礼部出了岔子。之前的兵部两名侍郎其实都不算大鱼,六部尚书之一的礼部尚书才是暗藏多年的刘房洲的铁杆部下,平日看着八面玲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