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同人之巫师遇上猫第6部分阅读
不能直接跑到皇上面前说:“你妈不是你妈,你妈在我那儿。”这不是找揍么
但昨晚去八王府求见时被告知八贤王被太后有事留在宫中未归,当时还只是诧异,自从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后,为了避嫌,八王就没有在宫中留宿过。今天早上包大人去上朝交旨,下朝后刚与八王说了一句:“王爷,包拯有事与王爷相商”就被前来传旨的小太监打断。这小太监正是太后宫中的宦官,想来那刘太后早有准备,用了商量如何给八王妃过寿的借口将八王留在了宫中,将他与包拯隔绝了开来。
包拯急得团团转,但也无可奈何。刘太后将八王留在宫中的借口极正当,他没办法挑理,要知道,官家名义上是从八王府抱去的,想给八王妃办得隆重一点看的是官家的面子,谁都没有理由说个不字。
艾历想了想,问:“那八王妃呢如果请八王妃转告呢”
展昭摇摇头,官家是八王妃一手带大的,虽说王妃贤良,但谁也不知道她是不是舍得将自己的养子还回去,这未免有些冒险。且那宫中多是刘太后的人,谁也不知道是不是隔墙有耳,这也太冒险了。
艾历想想也是,但他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了,也就把这事抛到脑后,吃饱后摸摸嘴出了开封府,准备看看这汴梁城顺便找找有没有适合开茶楼的店铺。
这宋朝都城果然繁华,街道两旁酒楼茶楼林立,店中叫卖声不绝。捡了间中高档次的茶楼进去,立刻就有茶博士迎了上来,将他请上二楼。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那茶博士用搭在肩上的白布殷勤地擦桌子,也不问他要喝点什么,自去端了个蒙着纱罩的托盘过来,将四碟精致小点心、四碟凉菜放在桌上,艾历便知道这是店家送的了,倒有些好奇。这茶楼其实与那咖啡厅差不多,如果客人只喝茶,其它的什么也不点,还一坐就半天,那店家岂不亏死
茶博士摆好八个碟子,方问道:“客官想喝茶或饮酒”
艾历想了想道:“喝茶罢。”
茶博士便去柜头边摘了个木牌过来:“请爷吩咐喝什么茶”
艾历接过牌子看了看,上面茶品倒是极齐全的,都是些中上等的茶叶,按这时候的物价来算可不算便宜,像那极品毛尖要十六两银子一壶,铁观音要七两,还有什么顾渚紫笋、雅安露芽、袁州金片、蒙顶茶等等数十种,就是最便宜的也要300文一壶。这么贵的茶喝得起的人少吧难怪能送这八碟外敬了。
刚刚在路边看到有茶摊挂着三文、五文的字样,想来那便是那些做工的人才喝的粗茶,仅为解渴用。
这宋朝的茶与现代是不一样的,其实应该叫茶饮才对,里面加了些糖或者盐或者其它作料,简直就成了一碗汤了。艾历看着那碗茶汤,皱眉不语。
茶博士有些忐忑地问:“客官,可是这茶有何不妥”
艾历扬起笑摇摇头:“与茶无关,只是在想事情罢了,你去忙罢。”
虽然宋朝对喝茶颇为重视,还经常喜欢斗茶,但艾历还是喝不惯这茶汤,这时大概还没有现代的那种炒茶,多是碾碎后制成茶饼的,煮出来后就成浓浓的混浊的汤。不过让他惊喜的是,水牌上竟然还有花茶,于是叫了一壶过来,倒出一看,大失所望。原来这所谓花茶不过是在绿茶中加入了香料取其花香而已,与后世的花茶相去甚远。
不过这茶楼生意甚好,且不管自己喜不喜欢,能赚钱就好。且这茶楼不比酒楼,倒不怕人喝醉闹事虽然茶楼也卖酒,但那种粗汉却不会来这种地方,就是来也是来装风雅的,自然不会闹事。
从茶
但昨晚去八王府求见时被告知八贤王被太后有事留在宫中未归,当时还只是诧异,自从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后,为了避嫌,八王就没有在宫中留宿过。今天早上包大人去上朝交旨,下朝后刚与八王说了一句:“王爷,包拯有事与王爷相商”就被前来传旨的小太监打断。这小太监正是太后宫中的宦官,想来那刘太后早有准备,用了商量如何给八王妃过寿的借口将八王留在了宫中,将他与包拯隔绝了开来。
包拯急得团团转,但也无可奈何。刘太后将八王留在宫中的借口极正当,他没办法挑理,要知道,官家名义上是从八王府抱去的,想给八王妃办得隆重一点看的是官家的面子,谁都没有理由说个不字。
艾历想了想,问:“那八王妃呢如果请八王妃转告呢”
展昭摇摇头,官家是八王妃一手带大的,虽说王妃贤良,但谁也不知道她是不是舍得将自己的养子还回去,这未免有些冒险。且那宫中多是刘太后的人,谁也不知道是不是隔墙有耳,这也太冒险了。
艾历想想也是,但他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了,也就把这事抛到脑后,吃饱后摸摸嘴出了开封府,准备看看这汴梁城顺便找找有没有适合开茶楼的店铺。
这宋朝都城果然繁华,街道两旁酒楼茶楼林立,店中叫卖声不绝。捡了间中高档次的茶楼进去,立刻就有茶博士迎了上来,将他请上二楼。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那茶博士用搭在肩上的白布殷勤地擦桌子,也不问他要喝点什么,自去端了个蒙着纱罩的托盘过来,将四碟精致小点心、四碟凉菜放在桌上,艾历便知道这是店家送的了,倒有些好奇。这茶楼其实与那咖啡厅差不多,如果客人只喝茶,其它的什么也不点,还一坐就半天,那店家岂不亏死
茶博士摆好八个碟子,方问道:“客官想喝茶或饮酒”
艾历想了想道:“喝茶罢。”
茶博士便去柜头边摘了个木牌过来:“请爷吩咐喝什么茶”
艾历接过牌子看了看,上面茶品倒是极齐全的,都是些中上等的茶叶,按这时候的物价来算可不算便宜,像那极品毛尖要十六两银子一壶,铁观音要七两,还有什么顾渚紫笋、雅安露芽、袁州金片、蒙顶茶等等数十种,就是最便宜的也要300文一壶。这么贵的茶喝得起的人少吧难怪能送这八碟外敬了。
刚刚在路边看到有茶摊挂着三文、五文的字样,想来那便是那些做工的人才喝的粗茶,仅为解渴用。
这宋朝的茶与现代是不一样的,其实应该叫茶饮才对,里面加了些糖或者盐或者其它作料,简直就成了一碗汤了。艾历看着那碗茶汤,皱眉不语。
茶博士有些忐忑地问:“客官,可是这茶有何不妥”
艾历扬起笑摇摇头:“与茶无关,只是在想事情罢了,你去忙罢。”
虽然宋朝对喝茶颇为重视,还经常喜欢斗茶,但艾历还是喝不惯这茶汤,这时大概还没有现代的那种炒茶,多是碾碎后制成茶饼的,煮出来后就成浓浓的混浊的汤。不过让他惊喜的是,水牌上竟然还有花茶,于是叫了一壶过来,倒出一看,大失所望。原来这所谓花茶不过是在绿茶中加入了香料取其花香而已,与后世的花茶相去甚远。
不过这茶楼生意甚好,且不管自己喜不喜欢,能赚钱就好。且这茶楼不比酒楼,倒不怕人喝醉闹事虽然茶楼也卖酒,但那种粗汉却不会来这种地方,就是来也是来装风雅的,自然不会闹事。
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