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9 整体局势
br />
  崇祯皇帝想到这里,便不再关注西边的局势,转而开始思考南洋这边。

  南洋打下来已经好几年了,相对莫卧儿那边来说,大明的影响更大,且移民过去的更是不少。

  不过相对于以前来说,如今大明本土过去的人,大都成了当地的农场主,雇佣原本的土著开设庄园,特别是粮食产量,更是源源不断地产出。

  大明本土这边,减少了人祸的产生,虽然天灾还是有,但是日子却并不难过,粮食产量也提了上来。比如河套平原,辽东等地,大规模地开荒种田之后,更是极大地补充了粮食消耗。

  其中北方那边,粮食收获中贡献最大的,要属于土豆。而在南方,则是番薯比例更多。这两种农作物的大力推广和种植,使得南洋的粮食,已经开始沿着马六甲海峡,往西边输送了。

  大明这个时候,已经不缺粮,缺得是被大明文化熏陶后的大明人!

  蒙古草原、辽东、朝鲜、扶桑等省,真的是地广人稀,起码要经过上百年的时间,才会真正兴旺起来。

  天山那边,就算甘肃陕西那边不断地移民,也远远不够填充,更不用说,洪承畴又发起了西进战事,带走了大量的人马。

  总之,崇祯皇帝算来算去,如今的大明,真得不缺粮,也不缺钱,就缺人!或许,这就是大明版图急剧扩张的副作用吧!

  “真得不能再扩张了!”崇祯皇帝想着这些,不由得感慨道,“占下了阿拉伯半岛和波斯帝国那边之后,真要缓缓了。大明这边工业化的进程远超世界,总得有地方倾销商品不是!”

  对于今后的世界格局,崇祯皇帝也是想过的。欧洲么,还是要留着,不过不能让欧洲一统,就那么多小国家并存好了。回头大明就当世界警察,替他们主持公道。

  他正在想着,忽然听到内侍过来禀告道:“陛下,太子殿下请见!”

  “哦?”崇祯皇帝听了,便挥手说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太子朱慈烺便进来见礼,随后就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对于那个电磁理论,儿臣还是有几个疑惑,想请教一下父皇。”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便点点头说道:“有什么疑惑,说来听听。”

  自从朱慈烺主持铁甲战舰成功之后,他的兴趣就开始转移到电灯这方面去了。不过之前的时候,他是从蒸汽机开始的新学研究,而电力这块,算是全新的领域,因此不懂的地方很多。

  虽然他的身边,已经集结了大明在电力电磁方面学问最高的一些学者,还有各方面的工匠也调拨过来,但是,毕竟是新领域,很多内容还是要请教崇祯皇帝这边的。

  一开始的时候,崇祯皇帝还能随口回答。可半年之后,他都不敢保证了,只能是让朱慈烺先说出来听听。

  对于朱慈烺对自身的定位和认识,崇祯皇帝是满意的。也因此,就尽可能地让他在这些方面取得成就。甚至他还提出了内燃机的远景设想,引导朱慈烺往那个方向研究,看他能不能在有生之年研究出个内燃机来。

  这个也不是不可能,在原本的历史上,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从火药爆炸得到启发,从而开展从火药爆炸中获取动力的研究,由此开始了内燃机的发明之路。

  但是,崇祯皇帝知道内燃机的概念,甚至还知道,用石油提取物等易燃物来燃烧产生热能转化为动力,这才是内燃机的正确道路。就只是这么一点,就能极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