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隔街有耳
,看有什么认识的人进了醉霄楼。”

  随后,他又对六部尚书道:“卿等可以去看下,也可以坐着等。”

  眼前的事情,实在太诡异了。六部尚书中,有的忍不住去窗口偷窥看看,有的则坐在那里,心中猜测着什么。

  忽然,李若琏低声禀告道:“陛下,临淮侯李祖述进去了。”

  这种勋贵天天没事,吃喝玩乐,去个酒楼不要太正常。因此,对于这个,基本上没有人在意。

  可谁知,崇祯皇帝却是随口说道:“他是今日主角之一,再等。”

  “……”顿时,所有人都无语地互相看看,没想到皇上这么诡异,竟然是和勋贵有关,而且还是开国功臣之后。

  立刻,他们就想起从昨天开始,闹得很凶的原武清侯事件。

  这个事情,还是他们一个个向皇上提议,要为李国臣主持公道的。虽然后来有谣言流出,说这个很可能会成为常态,不但要向勋贵搞钱,也要向文武百官搞钱。但是,这种事情,以前可没听说过,到底是不是真的不好说。

  平时的时候,文官一般都看不起那些勋贵。他们自己一个个寒窗苦读无数年,好不容易中了进士还要熬官场,就这,都比不上那些勋贵,世代富贵。对这种情况,心里能平衡就怪了。

  因此,他们一个个,更多得是吃瓜看热闹的心态。哪怕他们没想到,李国瑞竟然上吊自杀,也没有多少义愤填膺。这种情况,更多的只是勋贵圈子而已。

  他们虽然在上衙办公,可原武清侯府那边闹得凶,他们自然也是听说了。然而,闹就闹好了,还能怎么样?最多去找李国臣的麻烦,去找皇帝哭诉而已。

  可是,此时,至少眼前这六部尚书却感觉到不对了,心中都在猜测着,该不会这些勋贵还要闹出更过分的事情吧?

  这武清侯的事情,说起来也是自己活该啊!

  皇后都亲自出宫卖宫中纺织的棉布,看来皇上也真是急了,被钱逼得。可是,原武清侯竟然还不知道事情轻重,不但想赖钱,而且还往街上去卖锅碗瓢盆,甚至都拉上了原嘉定伯。皇家脸面何存?

  如果原武清侯真没那个钱,倒也还能有理,说朝廷逼迫如此!可是,却偏偏被东厂给搜了出来。如此一来,武清侯还上街卖锅碗瓢盆的这个事情,就太无耻了。

  如果不是看在孝定太后的份上,像这种事情,放一般人身上,不是杀头就是囚禁中都的结局了。说起来,还是要算皇帝仁慈,念着亲情了。

  闲着没事,这六部尚书就在心中嘀咕着。

  不知过了多久,就见崇祯皇帝站了起来。

  于是,屋子里的人都不由得看向他,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只见崇祯皇帝走到窗户边,看了一会之后,转回头说道:“不用再看了,人已经从后门进去了,如今正在对面二楼春暖阁说话。等会,听朕旨意!”

  其实,是他通过窃听种子知道这个情况。但是,他总不能坐在那里不动,然后说这个信息吧?出去窗户那晃荡一下,然后再说这个事情。至于怎么知道的,他们就有想象的空间了。

  果然,屋子里的人一听,一个个都是心中吃惊,原来外面早有皇帝的眼线,在禀告着里面发生的一切!

  于是,六部尚书都看看两个厂卫头子;然而,曹化淳和李若琏又彼此看看,心中也如他们一般在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