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即合理》(一)
  我叫路桥,市场营销专业毕业。

  是的,只有中专学历,我读书的时候大家都说市场营销有前途。

  我们楼上当时招电工,我们班主任还调侃。

  以后楼上那群人一个月拿个三四千,干个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四千。

  而我们有的人起步可能只有一两千,但干个十年二十年,后面多按几个零都不夸张。

  懵懂无知的我们都点着脑袋,对班主任的话深信不疑。

  但现在一想,如果老师真能做得到的话也不会在这给我们当老师了吧?

  他懂我们所有课程的内容,却还只是在学校给我们当老师。

  总不见得学校给老师的一两千块后面有好几个零吧?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毕业之后我拿着简历真的是四处碰壁。

  我自然有楼上学电工的朋友,几乎是刚毕业就有工厂要人。

  哪怕不去,也有很多工作可以选择。

  电工嘛,几乎所有公司都会需求一位。

  不管他技术如何,聊胜于无不是吗?

  我的两个朋友,胖子和瘦子,也就是大海和陈浩,一个靠关系去了水厂当电工、另一位则是在电梯厂当了一个质检工。

  而我们这一批学市场营销的呢?

  我认识的几个朋友,韩东在卖汽车、国产汽车。

  他的意思天天在挨骂,因为国产车便宜所以好出手。但是拿不到几个提成,全款等于白干,对方如果愿意贷款,说不定还能有一两百的提成。而卖出去的国产汽车尝尝都会有严重的问题,小故障不断、这就是国产车的通病吧。

  正常人眼中车坏了一般会找4s店,而实际上跟多人是直接找销售。你把车卖给我的,出问题了你不应该给我解决?

  所以韩东每天都在接待新的客户的同时手机响个不停,因为到处都是客户跟他抱怨车子从买回来的第一天就开始不消停。

  主要是没办法拒接,老板知道了并不会开除而是扣钱。

  有时候一件事情做错了,要么生要么死。但老板总会抓着每个月代发的工资,让韩东生不如死。

  以至于韩东后来该卖皮带了,也老能接到以前买车老顾客的投诉。

  韩东总算可以怼回去了,并且在未来跌得不休别碰国产车。

  剩下的同事,干什么的都有。

  期间混的最好的算是云焕了,他是倒卖鞋的。

  那时候虎扑论坛刚刚兴起,在这之前他是耐克的店员。

  风口来了猪都会飞,云焕辞了职待业在家开始捣鼓球鞋。

  最开始老老实实的从正常渠道进货,998的球鞋加价200-300出售。

  那个时候新款的鞋子,一家耐克的正店也只会到货十几双而已。

  摆在货架上两三双,剩下的显然都被店长或其他店员拿走用途不明了。

  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一个月也就两千三千的工作。

  在家里什么都不敢,从同事手里加价两百收鞋,加价三四百在论坛出售,居然成功养活了自己一个月三四千不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