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归途杳杳
�,燕国乐毅率天下之兵伐齐,而最后,齐国仅剩的两座城池之一的即墨,便是以孤城孤军,守了整整五年。

  那个时候,攻取即墨的大军,可不止这区区五十万,而即墨城中的守军,亦不足四万——但即便是如此,那即墨城,都能拖住整整五年的时间,一直拖到燕昭王逝世,他们这些将领,又如何不能借助高墙之利,拖住这七国叛军?

  此其一也。

  其二,便是作为将领,军权乃是根本,若是如同袁盎所说的那般,一路将各处郡县城寰,拱手相让的话,诚然作为主帅的袁盎,必然身死,但他们这些将领们,也必然会受到冷落,或许此后一生,都再也不会有带病的机会,这又叫这些将领们,如何能忍?

  “无知武夫,愚蠢!”袁盎马蹄不停,怒骂了一声。

  “尔等所思所想,无非便是据城而守。”

  “但尔等据城,叛军便不会清扫四方吗?”

  “到那时候,四方皆平,区区一座孤城,城中军士的妻儿老小,又尽在城外,尔等拿什么守住那城池?”

  “更有甚至,大军攻城,破城之后为发泄心中郁气,而行屠城之举,自古以来,皆不在少数!”

  “尔等岂敢为一己之名,置我大汉百姓于不顾?”

  “至于你们所担心的叛军攻势。”

  “这一点你们放心。”

  “各处郡县城寰,没有守军,固然难以抵抗大军,但这郡县城寰在如何的不抵抗,叛军一路过往,收拢人心,整理文书等等,总是需要时间。”

  “而于各处郡县当中,留下守军以免不测,更是难免。”

  马蹄声中,袁盎的声音,显得很是急促。

  “这样一来,我等一路聚众,而叛军则是一路分散。”

  “到了长安城下,尔等想战,自然有你们的机会。”

  “至于说这弃城失土的罪名,尔等放心。”

  “我大汉朝,还没有利用部署脱罪的太尉。”

  “当然,这罪名,除了我这个太尉之外,你们这些人,也没有资格来背!”

  “军法如山,尔等听令便是。”

  “收拢诸郡县守军之后,尔等也不必等我,径直往长安城便是。”

  马背上,袁盎的身形低伏下来,夹紧了马腹,一手接过旁边递过来的绢帛,一手提笔于其上飞快的写着军令,然后印上虎符,在散给众将……

  而在袁盎的四周,听了袁盎的这般言语,那些将领们,也不得不领了军令,带了亲兵,往不同的方向,各自而去。

  ……

  “太尉难道不担心,他们引军之后,投了七王叛军?”众将散开之后,太攀才是催马和袁盎并列而行。

  “然后以你的手令,骗开各处关隘?”

  “有什么好担心的?”袁盎低伏于马背上,目视前方,脸色不变,“哪怕是有人反了,也不可能人人都反,索性不过一二心思不定之人。”

  “这些人,哪怕是投了反王,也得往各处收拢士卒之后再去,否则的话,孤身一人前往投效,谁会将他们放在眼里?”

  “这样一来,他们自然不可能比我们更快踏入各处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