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四国乱,而后天下
br />
但据说自那之后,褚士齐就在北固山内闭关,再未出过江湖,而游少府却是优哉游哉,继续若无其事的为唐皇执行任务。
九黄内排名第二的辅国魏胆公与排名第三的鸿胪寺大鸿胪,均是被武甲阁武评册纳入天下前二十之列的榜上高手。
此次探信任务足足出动了八位大内高手,可见张奕治对其的重视程度。
如今确认清楚过后,他第一时间来到未央宫中求见陛下,正是为了商谈接下来的安排。
“如此一来……”李霖抚了抚颔下略有些凌乱地短须,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莫非……张卿是想要……劝朕兵取曲晋?”
张奕治郑重的点了点头。
“不错,这正是臣之所想。而今曲晋西境军几乎倾巢而入云东,曲晋西南空虚,而我国兵甲已足,战士蓄势已久,若值此时挥兵背上,必定可破其西南而直逼太颖城。”
李霖吞咽了一口唾沫,尽管对方回答十分的诱人,可还是没有冲散他的理智。
“可你怎知曲晋不会抽调东境军抢护西境以防备我军,况且即便我军顺利攻至太颖城……”
李霖愁眉不展。
“有十万皇旗军镇守,太颖城固若金汤,我军寸步难行,背后又有筑难王朝窥探觊觎,又当如何?”
“别的事朕都可以顺着爱卿,可此事关系重大,一旦我天唐先动,那对已经动荡无比的天下局势来说完全就是火上浇油,会将局势搞得更加混乱。”
张奕治缓缓抬头。
“陛下思虑的,臣都已想到。可臣要做的,就是浑水摸鱼,动中取静。”
李霖手指在四国地图上来回游移不定,良久后才道。
“是朕才疏学浅,实在不知张卿这两句话的含义,既已先动,有何能静?或许此时曲晋正是浑水乱势不假,可天唐入得浑水,只怕就再难出来了吧……”
张奕治眼神停顿在曲晋与天唐的交界处,一指绵延千里的黄沙道边缘,口中全无停顿,娓娓道来。
“敌不动,我不动,而今敌已动,我再动,便是占据主动。”
将这一局云山雾绕的话说完,李霖却似有些明白,可有倏地想起了一些什么。
“可是前不久爱卿不是还与朕说,要沉得住气些,唯有得保一时之静,方能成大事么?”
张奕治略微将声音压低一些,沉沉的说出了一句话。
“臣所等待的时机,已经到了。此时若不改静为动,更待何时?”
“可……南方筑难王朝毕竟还是我们的心腹大患,若不解决,焉能引兵长驱直入敌国巢穴?”
李霖依然踌躇不定,平日里,他对这位经纬才学的张相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百依百顺。
可今日张奕治提到的这件事情,他早就蓄谋良久,却又踌躇良久,终究还是没有迈出第一步。
这,都是因为他害怕整个东方会因为他这一动而掀起一场更大的乱子。
东方三国,天唐,筑难,郑庭,足可谓互相牵制,便面看上去波澜不惊,实则一旦有一国先动,另外两国便不得不动,否则就很难保持其中暗暗存在的平衡。
或许郑庭只是
但据说自那之后,褚士齐就在北固山内闭关,再未出过江湖,而游少府却是优哉游哉,继续若无其事的为唐皇执行任务。
九黄内排名第二的辅国魏胆公与排名第三的鸿胪寺大鸿胪,均是被武甲阁武评册纳入天下前二十之列的榜上高手。
此次探信任务足足出动了八位大内高手,可见张奕治对其的重视程度。
如今确认清楚过后,他第一时间来到未央宫中求见陛下,正是为了商谈接下来的安排。
“如此一来……”李霖抚了抚颔下略有些凌乱地短须,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莫非……张卿是想要……劝朕兵取曲晋?”
张奕治郑重的点了点头。
“不错,这正是臣之所想。而今曲晋西境军几乎倾巢而入云东,曲晋西南空虚,而我国兵甲已足,战士蓄势已久,若值此时挥兵背上,必定可破其西南而直逼太颖城。”
李霖吞咽了一口唾沫,尽管对方回答十分的诱人,可还是没有冲散他的理智。
“可你怎知曲晋不会抽调东境军抢护西境以防备我军,况且即便我军顺利攻至太颖城……”
李霖愁眉不展。
“有十万皇旗军镇守,太颖城固若金汤,我军寸步难行,背后又有筑难王朝窥探觊觎,又当如何?”
“别的事朕都可以顺着爱卿,可此事关系重大,一旦我天唐先动,那对已经动荡无比的天下局势来说完全就是火上浇油,会将局势搞得更加混乱。”
张奕治缓缓抬头。
“陛下思虑的,臣都已想到。可臣要做的,就是浑水摸鱼,动中取静。”
李霖手指在四国地图上来回游移不定,良久后才道。
“是朕才疏学浅,实在不知张卿这两句话的含义,既已先动,有何能静?或许此时曲晋正是浑水乱势不假,可天唐入得浑水,只怕就再难出来了吧……”
张奕治眼神停顿在曲晋与天唐的交界处,一指绵延千里的黄沙道边缘,口中全无停顿,娓娓道来。
“敌不动,我不动,而今敌已动,我再动,便是占据主动。”
将这一局云山雾绕的话说完,李霖却似有些明白,可有倏地想起了一些什么。
“可是前不久爱卿不是还与朕说,要沉得住气些,唯有得保一时之静,方能成大事么?”
张奕治略微将声音压低一些,沉沉的说出了一句话。
“臣所等待的时机,已经到了。此时若不改静为动,更待何时?”
“可……南方筑难王朝毕竟还是我们的心腹大患,若不解决,焉能引兵长驱直入敌国巢穴?”
李霖依然踌躇不定,平日里,他对这位经纬才学的张相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百依百顺。
可今日张奕治提到的这件事情,他早就蓄谋良久,却又踌躇良久,终究还是没有迈出第一步。
这,都是因为他害怕整个东方会因为他这一动而掀起一场更大的乱子。
东方三国,天唐,筑难,郑庭,足可谓互相牵制,便面看上去波澜不惊,实则一旦有一国先动,另外两国便不得不动,否则就很难保持其中暗暗存在的平衡。
或许郑庭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