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防海御倭总兵官李如松上线
李如松并没想过打小报告。

  倒不是李如松是个多么大方和不计较的人,乃是出于理性的选择。

  此次面圣,李如松的首要任务是把援朝大军指挥官的使命领过来,这也是他父亲李成梁特别希望的。

  如果在面圣的时候参奏一本兵部尚书,无非两种结果。

  一是龙颜大怒,直接把石星罢官。

  那么问题来了,正要用兵之际,兵部尚书没了,换个新人来接替,这岂不很耽误事?

  虽然石星不擅长军事,可好歹也做了一两年的兵部尚书,宁夏平叛的时候,也没出捅出什么太大的篓子。

  临阵换人,没人知道换上来的人是不是一定比现在的强。

  另一种可能是罚俸之类的惩戒一下。

  那就更麻烦了,以后李如松带兵在前线作战,而一个跟自己有嫌隙的兵部尚书坐镇在后方的中央。

  皇帝又不怎么勤政。

  这岂不是自己给自己埋炸弹?

  想了想,李如松决定面圣之时,只说事,不怼人,放石星一马。

  紫禁城内,万历心情大好,设宴款待了李如松,叶梦雄,麻贵、萧如薰等宁夏有功之臣。

  最终,李如松得到了宁夏平叛的首功,麻贵和萧如薰并列第二。

  麻贵被任命为大同总兵,年纪轻轻的萧如薰成为了新一任的宁夏总兵。

  李如松又详细说完了山西客商走私之事,亦是让万历大为恼怒。

  宁夏的事情说完了,宴会却没有结束。

  其实所有人参与的人都在等待着另外的问题,那就是有人提起朝鲜问题。

  果然,一直面带笑意主持宴会的万历皇帝开口了。

  “李爱卿,朝鲜之事,你怎么看?”

  李如松深吸一口气,临来之前,他就已经对这个问题反复思考过了。

  首先,要统一军事指挥权,朝鲜不能参与指挥,只能配合。

  其次,要有决心,一鼓作气把侵入朝鲜的倭军彻底打怕。如果不能一次性的让日本长记性,日朝两国相互毗邻,日本时不时便侵扰一下,明朝将被拖入一个无休无止的深渊。

  万历皇帝对这番解答非常满意,又问了第二个问题:

  “爱卿以为,解决朝鲜倭乱,需要多少兵马?”

  临入宫前,李如松早已想到了万历会问这个问题,他跟李宁和秦良玉反复研究过朝鲜地图。

  最终认为,朝鲜半岛狭长的地形不利于大规模军队的展开,明军应该握成一个拳头,寻找敌人的主力,还是那句话,以歼灭战为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样才能让倭国害怕。

  再加上大军的后勤补给都需要从辽东供应,而辽东本身都无法自给自足,需要从内陆调集。

  这样长的补给线,也不适合组织太大规模的军队。

  “臣以为,四万人可以平倭。”

  “哦?四万人便可?”万历有些惊喜的反问了一句,他对于李如松给出的数字还是很满意的,起码李如松没有狮子大开口。

  “是的。不过微臣还有一个请求,那就是调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