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住在贫民区里的火器专家
  第二日早上,雨势小了许多,只剩下涓涓细雨绵绵不断。

  那黑面书生竟是沉沉的睡了一夜,醒来才知道昨晚的凶险。

  一起看着三人小团伙去了县衙。

  再加上孙承宗这么个进京赶考的学子帮衬着说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本来雄县县令有心严加惩戒一番,不过看到隔了一夜还肿的跟猪头一样的两个壮汉,也甚觉好笑。

  便按照《大明律》上所写下了决断。

  《大明律》跟现代法律也有相通之处,比如罪犯自首,会大大的减刑。

  欺诈罪是要“杖一百,徒三年”,说白了就是打一百棍子,有期徒刑三年。

  算他们个自首,又差人调查了一番,确实所言不虚,只谋财不害命,也就给改成了杖一百,徒一年。

  这一年冬末,北方普降冰雨,因此道路泥泞难行,从雄县到京城约莫也就百余公里的路途,竟是走了五天才到。

  此时的京城也就后来的二环里大小。

  孙承宗和他的同伴都是考生,自然是先找客栈住下,然后再去礼部报道。

  而秦良玉则要去鸿胪寺。

  所幸,这六部衙门的办公地点和鸿胪寺,太常寺,太医院等几个部门都紧挨着,位于后世的天安门广场这里。

  明朝时期,紫禁城前面并非一片平坦的广场,而是朝廷中枢衙门的办公地点。

  这些官员们在自己的衙门里办公,过了长安街就是紫禁城,非常方便皇帝进行召见。

  前面说的六部衙门等就在如今的天安门广场东侧区域,而天安门广场的西侧,则是另外几个紧要部门,比如五军都督府,锦衣卫就都在西侧办公。

  临别前,孙承宗有些惆怅,突然之间再次重逢,没几天就又要一别。

  下回也不知道何时何地才能见到了。

  一时间,心中百转千回,却也说不出什么来,只能怅然若失的说道:

  “秦姑娘,后会有期,多保重。”

  “谢谢。你也好好考试,争取高中状元,然后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孙承宗琢磨着这话,虽然听着很奇怪,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只能抱拳行礼,然后便跟其他考生一起去了。

  秦良玉则是扭头到了鸿胪寺门口,找了人通禀,说是戚少保的门人来找这里的主簿赵士祯,赵大人。

  清闲衙门里也没什么太多公务,不多会儿,一个看上去三十五六岁的中年官员便走了出来。

  这个人就是赵士祯了。

  他在鸿胪寺里处理着公文,听见戚继光的门人来访,大为吃惊,赶紧小跑着来到了门口。

  一看之下,竟是位容姿俏丽的少女,更是惊诧不已。

  迟疑的走上前来问道:

  “你……就是戚少保的门人?”

  “在下秦良玉,戚少保是我的师傅。”

  赵士祯还是有点不能相信,戚继光被罢官,然后回山东养老他是知道的。

  怎么什么时候还收了个女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