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给朕查查,戚继光到底想干什么?
��明示老奴。”王安浑身颤抖如筛糠。

  万历皇帝走到王安跟前,却又不看跪在脚边瑟瑟发抖的总管太监。

  “张居正亲信戚继光,罢官之后,不回山东老实呆着,先跑了一趟贵州,又在济南待了好些天了,他想干什么?”

  直到此刻,王安方才明白导致皇帝黑脸的缘由,不由得暗暗痛骂锦衣卫那些探子。竟然打这种小报告,让自己管辖的东厂显得很无能。

  然而此时此刻,王安除了反复高呼“奴婢该死”,其他的一句话也不敢说。

  万历发作了一通,脾气稍微顺了点儿。

  他重新坐了回去,只不过脸色还是一样的铁青。

  “让你的人去趟山东,给朕好好查查,戚继光到底想干什么?”

  这些话从万历的牙缝里吐出来,没有一丝感情色彩。

  ………………………………

  山东,蓬莱。

  “前面那里就是了。”

  戚继光骑在马背上,笑着指了指目光尽头的一处宅子。

  精神抖擞。

  听到这话,秦良玉长长的出了口气。

  心下嘀咕了一句:“可算是到了。”

  从济南到戚继光的老家蓬莱,他们走的是陆路。

  四月份的天气,凉热正合适,白天也还可以赶路。不过即便是这样,800里地,也花了他们接近七天的时间。

  这古代赶路着实不易,即便是官道也就那么回事吧,路不平,不好走。

  再加之自己骑马还骑得不是很顺溜,感觉一路走来快要被颠死了。

  屁股疼。

  一路上,秦良玉旁敲侧击的打听到了一些戚继光的家事,才知道师母王氏并没有生育过。

  济南的戚总兵是小妾的生的儿子。

  而且戚继光还不止一个儿子和一个小妾。

  一共两个小妾,生了四个儿子,只不过他们都不在蓬莱。

  除了在济南做总兵的大儿子,剩下三个儿子都在京城做锦衣卫百户。

  继续向前行着,一行人路过了一座白色的楼牌坊,约摸着有四五层楼高,矗立于路中央。

  从底下走过的时候,秦良玉抬头一看。

  这牌坊两侧竟还刻着诗句。

  只见十个硕大无比的鎏金大字刻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看完这话,秦良玉不禁单捶打掌心,忍不住称赞道。

  “这话说的豪气啊!是谁说的?”

  “你师傅写的。”王婆婆眉眼弯起,透着自豪。

  “啊?”秦良玉瞪大了眼。

  戚继光还会写诗呢?虽然不如真正的诗人吧,但是这份豪迈,也还是很不得了的。

  “嘉靖二十五年,那一年老爷十九岁,他当时在登州卫管理军田,写这首诗的时候,我就站在旁边。”

  王婆婆的眼神之中闪过一丝羞涩,似乎是回到了二十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