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张三丰的指点
?说来听听。”
张无忌虽然不是智谋出众的人,可也不是笨蛋,即使一开始没搞明白为什么有人找他的茬儿,后来也醒悟过来了,因此将他和宋青书之间的矛盾说的很明白。
说完之后,张无忌心怀忐忑的等着被训斥。没想到刘青竹却轻描淡写的道:“哦,知道了,下去吧。”
张无忌愣住了,迟疑的问道:“师父,这样就完了?”
刘青竹连眼皮都不抬的道:“不然呢?”
张无忌挠头道:“师父,你就说知道了,然后呢?您到底是什么态度,给个准话呗!”
刘青竹“啧”了一声,抬头看着他道:“无忌,你发没发现你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缺乏主见。以后这种小事就不要来烦我了,你自己拿主意。”
张无忌茫然的答应一声,转身出去了,也不知道他想明白没有。不过不管他怎么做,宋远桥都不会拿他怎么样,毕竟都是自家孩子,难道还会因为犯点错误就喊打喊杀?最终只能是小惩大诫。
经过和真武七截阵的一战后,刘青竹忽然冒出了很多想法,很久以来都找不到进步方向的刀法,再次找到了途径。即使只是崎岖的山间小路,也总比没路强,所以他再次沉浸在刀法中,对外界的小事不闻不问。
转眼间过去了两个月,张三丰终于从闭关结束了。宋远桥等人都去恭迎,顺便将刘青竹和张无忌也叫上了。
见到张三丰的第一眼,让刘青竹吃惊不小。在传说中,张三丰是仙风道骨的道家高人,可是亲眼见到才发现,他和邻家老伯没多少区别。须发都是雪白的,但却乱糟糟,衣服只是简单的粗布麻衣,还脏兮兮的。也没什么威严、出尘之气,反而笑呵呵的特别和蔼,让人一见就感到亲切。
他见到张无忌,果然是高兴的很。听说是刘青竹救乐张无忌,还躬身施礼表示感谢,弄得刘青竹好不尴尬,急忙还礼不迭。张三丰辈分、威望都太高了,他可受不起。
张三丰出关的第一天,自然不会谈什么正事,只是给张三丰沐浴更衣,摆上酒席大家欢聚一场。等到第二天,刘青竹才再次拜见,请教一些武学上的问题。
张三丰玩儿的是拳法和剑法,对刀法同样不甚了了。但是武功到了张三丰这个境界,已经可以触类旁通,真的给他一把刀,他也能耍的虎虎生风,不亚于一流高手。尤其是在境界和未来的方向上,给刘青竹一点指点是轻而易举的。
按照张三丰的说法,武功只是杀伐之道,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的毕生追求。真正值得一个人去追求的,应该是“大道”!这个词有些空泛,换个让普通人容易理解的词,就是“成仙”!
武侠位面当然是没有神仙的,不过依然可以向成仙的方向努力。而成仙不是为了长生不老,更不是为了飞天遁地,而是追求仙人的思想境界。只有你的境界提高了,才能明了生命的意义,才能了解“道”的涵义。
至于那个境界是什么样的,道家、佛家的典籍中都有各自的描述。道家讲究清静无为,佛家讲四大皆空,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更接近那个境界。两家的道路不通,但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一样的。
怎么才能达到那个境界,张三丰也简单的给刘青竹讲了一下。刘青竹或许是理解能力有问题,将张三丰的讲解简单的归纳为修炼精气神。
在刘青竹的理解中,精气神三者,武林中人修炼的内力,可以说是气;精,则是指人的肉身;神,则是精神,元神。
内力�
张无忌虽然不是智谋出众的人,可也不是笨蛋,即使一开始没搞明白为什么有人找他的茬儿,后来也醒悟过来了,因此将他和宋青书之间的矛盾说的很明白。
说完之后,张无忌心怀忐忑的等着被训斥。没想到刘青竹却轻描淡写的道:“哦,知道了,下去吧。”
张无忌愣住了,迟疑的问道:“师父,这样就完了?”
刘青竹连眼皮都不抬的道:“不然呢?”
张无忌挠头道:“师父,你就说知道了,然后呢?您到底是什么态度,给个准话呗!”
刘青竹“啧”了一声,抬头看着他道:“无忌,你发没发现你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缺乏主见。以后这种小事就不要来烦我了,你自己拿主意。”
张无忌茫然的答应一声,转身出去了,也不知道他想明白没有。不过不管他怎么做,宋远桥都不会拿他怎么样,毕竟都是自家孩子,难道还会因为犯点错误就喊打喊杀?最终只能是小惩大诫。
经过和真武七截阵的一战后,刘青竹忽然冒出了很多想法,很久以来都找不到进步方向的刀法,再次找到了途径。即使只是崎岖的山间小路,也总比没路强,所以他再次沉浸在刀法中,对外界的小事不闻不问。
转眼间过去了两个月,张三丰终于从闭关结束了。宋远桥等人都去恭迎,顺便将刘青竹和张无忌也叫上了。
见到张三丰的第一眼,让刘青竹吃惊不小。在传说中,张三丰是仙风道骨的道家高人,可是亲眼见到才发现,他和邻家老伯没多少区别。须发都是雪白的,但却乱糟糟,衣服只是简单的粗布麻衣,还脏兮兮的。也没什么威严、出尘之气,反而笑呵呵的特别和蔼,让人一见就感到亲切。
他见到张无忌,果然是高兴的很。听说是刘青竹救乐张无忌,还躬身施礼表示感谢,弄得刘青竹好不尴尬,急忙还礼不迭。张三丰辈分、威望都太高了,他可受不起。
张三丰出关的第一天,自然不会谈什么正事,只是给张三丰沐浴更衣,摆上酒席大家欢聚一场。等到第二天,刘青竹才再次拜见,请教一些武学上的问题。
张三丰玩儿的是拳法和剑法,对刀法同样不甚了了。但是武功到了张三丰这个境界,已经可以触类旁通,真的给他一把刀,他也能耍的虎虎生风,不亚于一流高手。尤其是在境界和未来的方向上,给刘青竹一点指点是轻而易举的。
按照张三丰的说法,武功只是杀伐之道,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的毕生追求。真正值得一个人去追求的,应该是“大道”!这个词有些空泛,换个让普通人容易理解的词,就是“成仙”!
武侠位面当然是没有神仙的,不过依然可以向成仙的方向努力。而成仙不是为了长生不老,更不是为了飞天遁地,而是追求仙人的思想境界。只有你的境界提高了,才能明了生命的意义,才能了解“道”的涵义。
至于那个境界是什么样的,道家、佛家的典籍中都有各自的描述。道家讲究清静无为,佛家讲四大皆空,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更接近那个境界。两家的道路不通,但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一样的。
怎么才能达到那个境界,张三丰也简单的给刘青竹讲了一下。刘青竹或许是理解能力有问题,将张三丰的讲解简单的归纳为修炼精气神。
在刘青竹的理解中,精气神三者,武林中人修炼的内力,可以说是气;精,则是指人的肉身;神,则是精神,元神。
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