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敌在明,朕在暗
p; 刘毅便不再多言,起身走进御书房靠里的那间档案室,片刻后从里面抱出厚厚一摞报纸。

  他抱着报纸径直走到御书房的大厅,将报纸重重地搁在了张须陀面前的桌案上,并溅起一阵灰尘。

  张须陀连忙起身,仔细寻找。

  “找到了!”

  大概两分钟后,张须陀翻出了记忆中的那一期报纸。

  刘毅接过那期报纸,在张须陀的提醒下,翻到“武道专栏”板块,便看见了一篇关于武道的论文。

  把论文通篇读完之后,刘毅发现这是一篇关于武道境界划分与武者资质高低的论文。

  该论文作者认为武道分后天与先天两大层次,后天武者最强也挡不住子弹,但先天武者可以,还举了一些汉帝国武术史上著名武术家的例子。

  后天武者与先天武者的武力水平皆有初入期、成熟期、巅峰期之分,但世上绝大多数的习武之人一辈子也只能在后天初入期里打转,能在七十岁之前踏入后天成熟期或巅峰期的人,就算是武学奇才了,至于能够突破后天,成为先天武者的人,那只能是亿中挑一的绝世武学天才。

  刘毅很清楚,中国武术中确实存在明劲、暗劲、化劲。

  普通的习武之人没有真气,能达到李小龙初期的水平,在普通人眼中就已经算是高手了,而在真正的武道中人眼里,那不过是练到明劲巅峰的武术家而已。

  至于那些练成暗劲,达到李小龙中期水平的武术家,在武道中人看来才是高手。

  只有练成化劲,达到李小龙后期水平的武术家,体内才会出现稀薄的真气,成为一流的武道高手,即普通人眼中的武术宗师,比如能施展出鸟不飞绝技的太极宗师杨露禅就是化劲巅峰的大高手。

  一般人要练成明劲,没有十年八年的时间是不够的,比如国家级奥运运动员。

  往上要练成暗劲,还得加上五六十年的时间,比如民国时期那些潜心专研武道而有所成就的武术家们。

  再往上要练成化劲,还得继续增加练功的时间,可能是三天,也可能一年,甚至是十年,这就看每个人的悟性与机缘了。

  若按普通人有七八十年的寿命来算,从六岁开始习武,大概可以在接近七十岁的时候练成暗劲,成为一名能开砖裂石的高手。

  然而,这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这个练武的人,不能中断训练,也就是说此人不能生病,不能被乱七八糟的事影响,必须全身心的练武,否则一辈子也别想练成暗劲。

  换句话说,这世上能在七十岁之前练成暗劲或化劲的人,要么是像李小龙、杨露禅那样资质上佳万里挑一的武学奇才,要么就是痴迷武道一心习武不问世事的武痴!

  按照这个概率,大汉朝有四十多亿人,且人人习武,哪怕一万人里面出一名习武的奇才,除去幼儿、残疾人、以及心智不全等无法习武的人外,起码也有十多万人是资质上佳的武学奇才!

  还好朝廷非常注重军功,天下一半以上的武学奇才都在体制之中,比如老年一代的皇甫忠、韦孝宽、尉迟迥、李穆等人与青年一代张须陀、杨玄感、来护儿、鱼俱罗等人皆这十多万的武学奇才之中!

  所以说这个大汉朝军中猛将如林,江湖高手如云并不是一句空话!

  假如参考论文作者的观点来看,刘毅觉得练成化劲也仅仅是武术宗师,唯有打通任督二脉,贯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