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蟹肉水晶饺』
r />
  水晶饺必须采用热水和面!

  热水活面又叫做烫面,水温需要70度以上才行,原理在于热水的作用下,面粉中的蛋白质被高温凝固分解,并破坏面筋质的弹性结构,同时淀粉大量吸收水分膨胀,变成糊状并分解出单糖和双糖。

  热水面团的特点为性糯、劲小、口感细腻、富有甜味,经过蒸制后出锅的面点小吃菜品,能够呈现出半透明的水晶效果。

  通俗易懂来说,就是好看!

  和面的手法也很传统,标准的面团光、面盆光、手上光的“三光”和面法,通过加水的过程也可以叫做“三步加水法”。

  首先谢清风把面粉倒在小盆里,中间扒出一个凹塘,将烧开的热水徐徐倒进去,边倒边用筷子慢慢的正反方向搅动,待面粉吸收缓缓倒进去的热水,凝聚成许许多多俗称“雪花面”的松散小面片时,立刻停止热水的加入。

  这种加水搅拌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会因面粉来不及吸收水份,而导致烫熟和没烫熟的面粉不均匀,也不会粘得满手都是黏糊糊的面糊,以及手被高温热水烫伤。

  接着第二次浇水采用洒水方式,朝“雪花面”上洒水的同时,用手去抓揉雪花片,使它变成一团团的疙瘩状小面团。

  行业术语通常称之为“葡萄面”!

  最后一步加水为“蘸水”,主要目的就是将面盆边缘和手上粘的面糊,用少量的水搓下来,揉到初步成型“葡萄面”上,达到其中两光的作用。

  剩下的第三光,也就是面团光。

  通过用双手协调搭配揉压葡萄面,直到将它内部揉成一个整体,外表揉成光滑的状态为止。

  面团揉好之后,案板上撒上生面粉避免粘板,面团放上去搓成圆形的长条,用刀切成擀饺皮需要的面剂子,静置一段时间让面剂子散热醒面,让它提升到需要的硬度。

  用开水烫出来的面团,由于面筋质被破坏没有了韧性,整体会比较的柔软,如果不进行静置散热提高硬度,软塌塌的很不便于接下来的饺子皮制作。

  水晶饺皮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这时候刚好锅里的大闸蟹已经煮好。

  拆螃蟹肉对于吃蟹老手来说,那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随随便便就能拆出一只螃蟹中所有的肉。

  可惜,谢清风不行!

  他对大闸蟹很不熟悉,花了近两分钟时间到处张望,临时偷师其他选手,总算掌握了一点基本操作。

  公螃蟹的蟹膏和母螃蟹的蟹黄,小心翼翼的分开刮下来放到小碟中,接着就是拆出蟹壳里面的蟹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