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难嫁的长乐公主
�罗通的出现却让李世民有些拿捏不准,始终也看不透他,只是越接触越觉得他身上的神秘能力越惊人。
李世民能够自信的驾驭李靖、李绩、房玄龄、杜如晦、秦琼、尉迟敬德这些了得的人物,却始终没有自信能够完全驾驭神秘的罗通。
他需要确认罗通的存在对于大唐究竟是利是弊。
答案正如他心中所想,或许他并不了解罗通,但能肯定,罗通对于大唐的忠贞不亚于任何人,总是用他的神秘有意无意的提醒着他,让他预测一些事情的发生。他今晚的那句“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臣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呼喊,也与他的雄心壮志吻合,因此,对他更为器重、赞赏。
作为一个皇帝,作为一个统治者,李世民唯一做的就是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接纳罗通的神秘,让他能够全心全意的为大唐江山效力。
但,李世民又发现罗通在与他接触的时候,似乎怀有无形的戒备、害怕,最开始他以为是臣子对帝王的敬畏,可后来他自己绝不是敬畏。直到今晚,罗通不断给李承乾机会,李世民才恍然明白:罗通怕李世民容不下他的神秘,害怕那神秘的才能给他惹来杀身之祸,因此,才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自己。很多人说罗通嚣张跋扈,但其实他并不喜欢出风头,只是出于对大唐的热爱,才不得不用他神秘的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把别人的错误观点纠正,从而挽回大唐的损失,但凡他认为是对的,别人开口了他就不会张扬抢功。
总而言之,他是一个缺乏安全比较敏感的人,刚才这句“我这种坏人就应该发配,就该嫁给象雄的瑶池公主,去祸害他们……”就足以证明他怕了,他想逃之夭夭!他不会为祸大唐,但“罗通”估计是永远不会出现在世人面前了。李世民爱才如命,怎舍得这百利而无一害的旷世奇才从手中溜走呢!可让李世民头疼的是要怎样才能无声无息的打消罗通这莫名其妙的戒备心态,只有彻底打消了这种戒备,他才能稳稳妥妥、一心一意,无后顾之忧的为大唐效力,否则,迟早会溜之大吉。
还在房间里的时候,他就想到“联姻”二字。
联姻是世族大家拉拢人才最有效的方法,皇室是天下最大的世家,李世民的那些姐妹也是这样一个个许进功臣之家,从而达到笼络人才、安抚人心作用,以后,他的女儿也会这样一个个的嫁入功臣之家。可是诸位公主,不是未到许婚年纪,就是已经许给了大臣子,唯有长乐公主一人适合。
长乐公主至今还没有许配人家,一是李世民着实舍不得这个女儿,李世民一生多才多艺,他的子女也是如此,这其中,长乐公主又是个中之最,她以美闻名又雅擅丹青,可谓尽得父母溺爱,集万千宠爱与一身。更难得的是长乐公主受到这般荣宠,可身上全无主公的那种娇蛮之气,就如长孙皇后一样,贤惠淑德,是那种标准的贤妻良母。这种宝贝女儿,任何一个父亲都舍不得。
二是政治原因,长乐的嫡长公主这一重身份尊荣无双,在大唐女性之中,是仅次皇后的显赫存在,连太子妃都得靠边站,是故嫡长公主的婚事需要想得面面俱到!因为无论嫁给哪家大臣子都会引发一场风暴,稍微不慎就会发生站位结党这种有损国力之事。
也因此,待嫁之龄、名气最大的长乐公主的婚事,反而因为嫡长公主这一身份耽搁了下来。
原本,李世民意想中的佳婿是文质彬彬的长孙冲,打算用“亲上加亲”的古训来淡化一部分政治色彩!可危难最能见人心,那小子在长乐最无助的时候,竟在他的眼皮底下无耻的匿了!
这等小人,岂是长乐良配?
这�
李世民能够自信的驾驭李靖、李绩、房玄龄、杜如晦、秦琼、尉迟敬德这些了得的人物,却始终没有自信能够完全驾驭神秘的罗通。
他需要确认罗通的存在对于大唐究竟是利是弊。
答案正如他心中所想,或许他并不了解罗通,但能肯定,罗通对于大唐的忠贞不亚于任何人,总是用他的神秘有意无意的提醒着他,让他预测一些事情的发生。他今晚的那句“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臣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呼喊,也与他的雄心壮志吻合,因此,对他更为器重、赞赏。
作为一个皇帝,作为一个统治者,李世民唯一做的就是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接纳罗通的神秘,让他能够全心全意的为大唐江山效力。
但,李世民又发现罗通在与他接触的时候,似乎怀有无形的戒备、害怕,最开始他以为是臣子对帝王的敬畏,可后来他自己绝不是敬畏。直到今晚,罗通不断给李承乾机会,李世民才恍然明白:罗通怕李世民容不下他的神秘,害怕那神秘的才能给他惹来杀身之祸,因此,才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自己。很多人说罗通嚣张跋扈,但其实他并不喜欢出风头,只是出于对大唐的热爱,才不得不用他神秘的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把别人的错误观点纠正,从而挽回大唐的损失,但凡他认为是对的,别人开口了他就不会张扬抢功。
总而言之,他是一个缺乏安全比较敏感的人,刚才这句“我这种坏人就应该发配,就该嫁给象雄的瑶池公主,去祸害他们……”就足以证明他怕了,他想逃之夭夭!他不会为祸大唐,但“罗通”估计是永远不会出现在世人面前了。李世民爱才如命,怎舍得这百利而无一害的旷世奇才从手中溜走呢!可让李世民头疼的是要怎样才能无声无息的打消罗通这莫名其妙的戒备心态,只有彻底打消了这种戒备,他才能稳稳妥妥、一心一意,无后顾之忧的为大唐效力,否则,迟早会溜之大吉。
还在房间里的时候,他就想到“联姻”二字。
联姻是世族大家拉拢人才最有效的方法,皇室是天下最大的世家,李世民的那些姐妹也是这样一个个许进功臣之家,从而达到笼络人才、安抚人心作用,以后,他的女儿也会这样一个个的嫁入功臣之家。可是诸位公主,不是未到许婚年纪,就是已经许给了大臣子,唯有长乐公主一人适合。
长乐公主至今还没有许配人家,一是李世民着实舍不得这个女儿,李世民一生多才多艺,他的子女也是如此,这其中,长乐公主又是个中之最,她以美闻名又雅擅丹青,可谓尽得父母溺爱,集万千宠爱与一身。更难得的是长乐公主受到这般荣宠,可身上全无主公的那种娇蛮之气,就如长孙皇后一样,贤惠淑德,是那种标准的贤妻良母。这种宝贝女儿,任何一个父亲都舍不得。
二是政治原因,长乐的嫡长公主这一重身份尊荣无双,在大唐女性之中,是仅次皇后的显赫存在,连太子妃都得靠边站,是故嫡长公主的婚事需要想得面面俱到!因为无论嫁给哪家大臣子都会引发一场风暴,稍微不慎就会发生站位结党这种有损国力之事。
也因此,待嫁之龄、名气最大的长乐公主的婚事,反而因为嫡长公主这一身份耽搁了下来。
原本,李世民意想中的佳婿是文质彬彬的长孙冲,打算用“亲上加亲”的古训来淡化一部分政治色彩!可危难最能见人心,那小子在长乐最无助的时候,竟在他的眼皮底下无耻的匿了!
这等小人,岂是长乐良配?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