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大运河上
住宿可好?”

  贾雨村问道。

  这一路上,至少在表面上看,贾雨村对贾环还是很客气的。

  “也好,就在这里停泊,明日再走。”

  “好,那就上岸用饭,用过饭再回船上。”

  搭上船桥,两船人就上岸,准备用饭。

  凡是钞关所在的地方,基本上都是繁华之地。

  或者人口较多,或者地处要冲,或者是市集之地,有的是较大的镇子,有的甚至就是县城、州府之地。

  今天到的这个地方,叫做芦庄,就是个商贸中心乡镇。是周围方圆一百多里的丝绸、粮食和竹器、漆器的集散地。

  因为这里有一条通往海边产盐之地的河流,这里也是一个海盐的转运中心。

  虽然没有京城的大气和繁华,但芦庄也比北方的许多县城繁华了许多。

  街上往来行人不少,穿着打扮也比较光鲜。商铺一家挨着一家,有不少还没有打烊。比较特别的是,这里还有一家青楼,看样子顾客还不少。

  “三爷,这家如何?”

  在一个酒家前面,贾雨村停住。

  “就在这里吧。”

  两拨人进了酒家,小二赶紧迎了上来。

  “几位老爷,想用点儿什么?”

  “周瑞,你看着办吧。”

  贾环交代了下去,就跟贾蓉进了一个雅间。

  “三爷,今晚我请你们吧”。

  贾雨村说道。

  “不用,咱们还是各吃各的,你也没有多少俸禄,荣国府总是要比你好上一些。”

  “既然如此,就不勉强三爷。”

  从京城出来的时候,贾雨村就曾经说过,贾环一行人一路上的吃喝费用他包了。

  按说贾府有恩于贾雨村,吃他点东西也不算什么。

  但是贾环知道贾雨村是什么人,所以坚决拒绝了他。坚持各吃各的。

  贾雨村将来几乎一定会背叛贾府,贾环现在不想跟他有多少瓜葛。尤其是到了金陵,还是贾雨村的地盘,受了他的人情,将来不少事情就不好办。

  贾环不想因为一点儿吃喝钱,就欠下贾雨村的人情。

  屋里有些吵闹,多是一些商贾之人,还有一桌比较特殊的人物,从穿着打扮上看,是漕帮和盐帮的人。

  在大运河上,漕帮和盐帮是两股最大的势力。

  他们不仅仅跟地方和关钞课税司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是跟朝中大员,也有着或明或暗的来往。

  一个较胖的商人在雅间门口鬼鬼祟祟地往里面看了一下,走了进来。

  “给二位爷请安,叨扰了,能否容小的说句话?”

  “你是何人?”

  贾蓉问道。

  “小的是芦庄运隆货栈的东家,鄙人姓钱。”

  “哦,钱东家,你有何事?”

  “二位爷可是荣国府的老爷?”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