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死亡幻觉
��林吗它曾经见证了我们的爱情,我们在这许下了山盟海誓、海枯石烂的诺言。”时间仿佛穿越到了从前,夕阳掩映,落日余辉,暖暖的,那一刻已是多说无益。“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我知道我们的缘分已经尽了。

  散落的风铃早已是零散的碎片,不知何时,也不知何故风铃已是七零八落。曾几何时它陪着我醒来,陪着我入睡,陪着我度过了那多少个漫长而又孤寂的夜。风铃无语,唯有泪千行。那天我只是漫无目的地陪着敏儿走了曾经走过的路,没有人知道原因。思绪凌乱,镜头穿梭。还记得她离去后的数日,临近了她的生日,我跑去山城的百货,用穷小子仅有的积蓄买了一对情侣表,计算着时日邮往她所在的“鹤城”。敏儿手腕上分明还带着那块手表,我却没有勇气去看。

  脸朝黄土背朝天,父母那弯曲的背影时时闪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知道山里的孩子上学是唯一闯出大山的途径,为了我父母又不知要节省几个月的“口粮”。满头白发、静默苦等、摇手相送,我不忍再辜负父母。只能把爱情藏在心里。那日早早地送敏儿回了家,我知道我们将是绝别,将永不会再见,因为我怕控制不住心底依然还在燃烧着的火焰。

  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听说敏儿已经嫁人,身为人母了,不知道她幸不幸福。我也有了我自己的爱情。风铃早已不在,只有敏儿离别的倩影还依稀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有时我也曾怀疑过是否敏儿真的存在,亦或只是一段自我编织的优美而感伤的梦而已。

  清风徐过,吊在小屋半空中的风铃随风摇拽着。这是一只特殊的风铃,说它特殊是因为它是风铃,随风摇拽却“无语”,但它承载了一段忧伤而又柔美的往事…

  我的青春期来得很早,但并无耕耘之痕,只是任由它在心中发酵。因为一切都要为心中的梦想让路,怕稍有纵容它会如泄洪之闸,一发而不可收。但是,事与愿违,我十九岁那年,正值“黑色的七月”临近,我的感情世界却绽放出了精美的小花,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却曾惊艳绝伦。狄金森曾在诗中说:等待一小时,太久,若是有爱,恰恰在这之后;等一万年不长,若是有爱,作为这等待的犒赏。敏儿是邻家女孩,她毫无征兆地闯入了我尘封已久的感情世界,令我的感情之堤一溃千里。

  爱情故事的开端往往是朦胧而美丽的。在那个绵绵的雨季,我们的爱像无声的种子在心里静静地滋长发芽。我的初恋虽不尽完美,但也不乏浪漫。还记得那个下午,阴云密布,笼罩四野,路人行色匆匆,我却沾沾自喜,因为这即将降下的是我期待已久的“甘霖”。携带早已备好的雨伞,为敏儿撑起它,携手漫步在雨中,尽享伞下的温馨,那次我如愿了。感谢上苍为我制造的浪漫的机会。“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敏儿开心的笑容若绽放的桃花。敏儿随手递过一件东西,“这是给你的。”一个用了很多精美的粉色小花结成的心形风铃。“我用了几个晚上专门为你做的。”幸福如涓涓流水在我的心头流淌。自此,我一直把它挂在了我的视线中,守着它入睡,看着它醒来。

  偶尔,我与敏儿在夕阳西坠、晚霞满天的傍晚行走,我们惬意相挽,在夕阳掩映的树林间享受梦幻般的爱情,憧憬美好的未来,那一刻幸福写满了我们的脸旁,相拥中我们似乎徜徉在属于我们的“世外桃源”。但是,好景不长,敏儿的家人为她在遥远的“鹤城”找了一份工作,呜呜……她要离我而去了。

  临行前的夜晚,我们相约见面,四目相对,默默无语。不知说什么,也不知该从何说起。只是轻轻地相拥,轻柔地一吻,谁知这份轻柔的无方位感的一吻竟成了这段凄美爱情的“绝吻”。那夜无眠,并不是吻香留唇,而是害怕黎明的到来,害怕飘柔的身影即将离我而去,害怕脆弱的爱情之线经不住时间之风的摧残而折断。但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