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书记的意思
��,县里那边由于到市里弄不到钱,原先答应给的资金给卡住了,钢业公司的账上成为空。而年底了,钢业公司要用这些资金去和相关原料上游公司去结帐,离结帐时间只有十来天了。

  按原先签订的合约,那先合约都是县里代为签署的,到期必须全额结清,否则将受到高额罚款。这样的跳跃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但柳泽县的柳芸烟厂给外地公司的印象太差了,柳泽县可说没有什么事业信誉,只有签这样的合约才能得到相应的单子。要是到期没有资金去结帐,钢业公司将是什么样的结局,显然可见。

  等老汪头说完,刘发旺是这次资金转移唯一知情者,是经过他的手转走的。杨冲锋见刘发旺始终黑着脸看不出什么情绪来,而张卫栋脸上虽也显得沉重,可那眼睛却不时地扫来扫去。会不会他心里正在庆幸刘发旺这样的失误?

  对于这样的事,从三个人来讲是没有什么办法的,但工作却又必须要做。工作做到位了,结果如何那边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也没有人会去追究。三人等老汪头将情况说完,知道事态严重,钢业公司原料来源一旦卡住,紧接着就会引发一系列的效应来,本来紧张的指标就会断去,而这些都是签了约的,违约都将会有巨额的赔偿。

  虽说没有什么办法,刘发旺对事情的处理还是想过了。杨冲锋估计刘发旺只怕已经反复盘算,都没有办法后才会将失去公布出来的。见刘发旺又嗯了一声,三人就都看着沙发前方空地上,平时要是开会,那里会摆着一张小几,小几上方一些时新水果,今天却空无一物了。东西不算什么,却也让人感觉到那种危难。

  讨论一阵,没有说出什么可行的方法来。刘发旺就布置了任务。杨冲锋负责和原料方进行磋商,希望对方能谅解,延迟付款结帐时间,只要往后延迟一两个月,就完全能化解这次危难。另外,就是让销售科的人也催下游商家,将货款提前回笼。杨冲锋明知道两种可能性基本为零,但工作必须要去做,就满口答应下来。刘发旺和张卫栋两人和县里领导比较走得近,都有老熟人,张卫栋还是从县委办出来的人,负责县委方面工作。刘发旺则走政府那边,时时催着政府领导,帮想办法。

  商家们都担心柳泽县又会将帐坏死,才给柳泽县设立这么不平等的坎,现在要去说,正好证明对方先担心的事。解决问题的途径并不是没有,而是对方不肯,做这样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要是将欠款变成借账,付给对方利息也未尝不可,杨冲锋想只要这样办了。

  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柳泽县自救,县里拿不出钱来,但民间的资金不会少。要是到民间集资,两三百万不是太大的数。不过,要民间相信县政府,只怕也要好好做一番工作。

  出到外面,杨冲锋立即电话通知下去,要销售科和相关人员立即行动起来,和上游商家进行协商,也和下游商家做些工作。至于结果如何,刘发旺也知道这种可能性太渺茫,做工作指数尽尽人力而已。

  县里两大家也都在为钢业公司的事伤神,县长李耀强将县里的领导也集中在办公室里商讨对策,在各乡镇里,要是把乡镇里的过年用资金卡住,那也可应付了钢业公司的这次危机,但显然不到最后关口,这样的事是做不得的,甚至于这种主意随理论上可行,但谁会这样操作呢?

  全县干部都会跳起来了,还不天下大乱?只怕后果比起上次柳芸烟厂职工闹那一回还要严重。李耀强苦笑着,对这一点建议不予理睬。到市里去哭,却都没有过硬的关系,要是在市财政局里有过硬的关系,两三百万资金也未必不能解决。

  问题是柳泽县和市财政局已经闹得够僵,就算市里发话,他们也不敢在年末资金被盯紧时给柳泽县。其他县又有几个县不等着市里给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