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能将希望寄托于皇帝的决断。

  皇帝沉默良久,神情威严肃穆道:“昨日朕已经说过,此案交由许楚查,所谓天子一言九鼎,既然朕说了必然不会轻易更改。”

  “只是验尸之事,有三法司验官便可。许大人还是以查案为主,莫要本末倒置了。”

  话及此处,许楚也清楚自己再争辩也无用。可是现在,他们寻不到那宫婢的尸首,又无法从旁处得到更多线索,若是不能让她验尸,她还要从哪里得到更多破绽?

  身为仵作出身的许楚心里清楚,所有的疑难案件,最根本的破绽都会留在尸体上。或许旁的线索会出错,可尸体上的痕迹却永远不会有偏差。

  而荣国侯等人见皇帝心意已定,也不再抓着许楚的身份不放,反倒继续攻讦起萧清朗来。

  更有直谏之臣言说大周律法乃是立朝之本,靖安王既有嫌疑,就不该继续关押在宫中。所谓皇子犯法与庶民,更何况是掌管刑狱的亲王。既然他如今难证清白,自然该暂入天牢或是三法司之下的监牢之中。

  对于这个奏本,朝中不少老臣都十分赞同。

  皇帝目光寡淡的看着众人,最后将目光落在花相身上问道:“花相以为如何?”

  花相上前一步,神色不动道:“诸位大人所言极是,之前无论是三皇子还是护国公亦或是老臣的嫡子身负嫌疑,都未曾法外开恩,所以老臣以为此时当让王爷移步天牢或是大理寺待查。”

  他的话音落下,自然又引了不少人的附和。而这有理有据的建议,还真让人挑不出错处来。

  皇帝见一向与靖安王交好的花家都如何表态,眉目不由稍蹙,他深深的看了一眼花相,意味不明的嗯了一声。良久之后,皇帝才看向唐乔正说道:“此时涉及到皇族,且是在宫中发生的,当将案件移交内廷处理。”

  退朝之后,许楚并未急着离开,而是在盘龙柱后徘徊良久,直到花相自朝堂踱步而出,她才上前拱手行礼。

  “相爷。”

  花相看了一眼许楚,对一旁的同僚客套几句而后与她往一旁行去,待到周围官员渐渐少了,他才抬头看了一眼许楚。

  “许大人有何事不妨直说。”

  许楚抿唇,心里也清楚,现在的她是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毕竟,就算三法司有唐乔正等人附和她,可也仅限于这几人罢了。而朝中大员,就连一直十分推崇萧清朗的花相,都字字句句欲要将萧清朗打入深渊,这对萧清朗来说太过不利。

  想到这里,她甚至不再犹豫,径直说道:“不知相爷如何看待王爷与三皇子一案?”

  花相睇了她一眼,浑浊的眸中闪过一道暗光,不过言语上依旧是滴水不漏,“自然是以证据说话,本相虽然相信王爷,可也不会拿大周律法开玩笑。”

  顿了顿,他又说道:“许大人,有时候眼见都不一定为实,所查的又岂能全然相信?本相的夫人年轻时总爱听话本子,也时常说些有趣的给本相听,就像是隋朝帝后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话本,当时她还颇为感慨。可本相却知道,史书之上曾有记载,隋帝在年长之后曾数次宠幸宫婢,甚至将宫婢之子交由中宫抚养,最后使得其皇后郁郁而终。后来朝代更迭,各种版本的传说流传开来,就连史书之上对隋帝夫妻二人的之间的事情也有诸多争执,就更别说是传闻了。”

  许楚听着他意有所指的话,心里十分恍惚,算不上混沌的脑子也越发清亮起来。她拱手说道:“花相所言极是,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