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沈喻
>   “所以,这就是那些年轻房客开门的原因。如果门外是一个颤巍巍病,向邻居求救的老人,他们非但不会丧失安全感——因为相比之下,自己的力量比一个老年人强大许多——甚至,他们还会泛起同情心和责任感。

  “他们急忙打开门,把那位老年人迎进来。有的人可能把老人扶进屋子,有的人赶紧去打急救电话,但他们丝毫没有注意到老人袖管里藏着的凶器……

  “不过我认为,第一起案件应该是被诱的心理失常暴力行为。不过,凶手在一时激动犯恶之后,意外获得了心理满足感和依赖性,他于是不停寻找合意性的目标,开始了在同一栋楼里的屠杀……”

  沈喻做完分析之后不久,滨江小区的系列杀人案就破获了。

  嫌疑人果然是一位老人,而且还是一名女性。

  她年轻时身体就好,底气十足,而且脾气执拗,嫉妒心特别强。

  后来退休之后,她又特别注意强身健体,所以虽然白苍苍,但体力其实很好。

  而她杀人的原因令人瞠目结舌,竟然是为了摆脱老年人的孤独。

  嫌疑人有一个儿子,儿子又给她生了一个孙子。儿子在某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是个空中飞人,一年到头也不探望母亲几次。

  嫌疑人十分疼爱自己的孙子,孙子也上了大学,正忙着读书和谈恋爱。有时候嫌疑人想孙子了,给他打个电话,但不是无人接听,就是被瞬间挂断。

  第一宗案那天半夜,嫌疑人突然觉得自己心里难受,她拨打儿子电话,但一直是忙音。她想打12o,但又怕急救车来之前自己也没人照顾。

  她记得走廊拐角的那家有个租房子住的年轻人。她捂着胸口走过去,按响了他的门铃。

  年轻人从猫眼望去,看到是邻居老人捂着胸口站在门前,他急忙拉开门,询问她怎么了。

  嫌疑人说自己难受,年轻人赶紧把她请进屋子,给她倒了一杯热水,然后给手机开机,准备打急救电话。

  就在这时,嫌疑人无意中看到了房间里的一幅照片。

  照片里,年轻人扶着一位头花白的老人,两个人笑得十分开心。

  嫌疑人问,这是谁?

  年轻人回答说,这是我奶奶,小时候最疼我,有时候离家久了,真想奶奶做的饭啊。赶明年工作稳定了,我得把她老人家接魏阳来住上一段时间。

  嫌疑人心里的嫉妒之火腾地就燃烧起来——为什么那个奶奶,能有这么好的一个孙子呀!

  她越想越气,这时候瞥见旁边有个铁艺花瓶。一股邪魔般的力量控制了她的双手,她突然觉得胸口不痛了,她站起来摸过去,伸手拿起花瓶……

  没想到的是,她的动作被正等手机开机的年轻人看到了。

  奶奶,您这是?年轻人问。

  哦,我看这花瓶好看。

  年轻人没有多说什么。这时候手机已经开机,他低头开始拨打电话。

  “咚”的一声,重重的花瓶底座凿穿了他的后脑勺。

  嫌疑人杀人后,不知怎么反而更加冷静下来。她觉得心脏跳得更稳,呼吸也更顺畅起来。

  她还在沙上坐了一会儿,然后走进里屋,把年轻人的所有东西都翻了出来,造成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