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飞来横祸
��醒过来了。

  她问两个士兵李英节怎么死的。

  其中一个士兵道:“大战起时,李都督命萧校尉营为先锋,萧校尉令李队率为先锋之前锋,共一千骑兵迎战吐谷浑,李队率杀敌勇猛,吐谷浑军触之即溃,不想大战都快结束时,不知道从哪射来一箭。”

  杨氏无声地流泪,两士兵见状不知如何安慰,只得与李沐兄弟打了声招呼,转身离去。

  李沐上前轻声道:“娘,一会爹爹的就要送来,家里还得先准备一番。”

  杨氏抹了一把眼泪,眼神空洞地看着李沐道:“沐儿啊,沂儿啊,天要塌了啊。”

  李沐心中一阵悲切,眼泪婆娑起来。

  一边李沂睁着红眼道:“大哥,我要去从军,我要为爹爹报仇。”

  杨氏听闻,突然抬手巴掌扇了过去,哭骂道:“你这个不晓事的畜生,你要让娘没了丈夫,再没个儿子”

  李沐连忙抚慰李沂道:“二弟,你还小,一切等料理了爹爹的后事再说,听娘的安排。”

  李沂见杨氏生气,虽然心中不忿,但终究不再吵嚷。

  这时,门外来了四名府兵,将李英节的尸体运了来。

  杨氏坐在那一动不动,李沐只好带着李沂迎出去,李英节身中的箭已经被拔了去,除了胸口的血渍,别的地方并无伤痕。

  李沐和李沂跪下冲李英节磕了三个头之后,恳求府兵一起帮忙,将尸体抬进家门,又卸了门板,将李英节停在门板上。

  幸亏边上高邻一起买了些香烛纸钱,才算是将后事办了起来。

  只一宿之隔,让一个本是安乐的人家从此失去了顶梁柱。

  所谓世间沧桑、福祸难测,莫过于此。

  当日,常掌柜和梁仲业闻讯前来吊唁,送了厚礼,并招呼来几个伙计来帮忙。

  李家在姑臧没有什么亲戚,所以,尸体停了三日,便在邻居们的帮忙下,将李英节葬在了城外一个丘陵上。

  葬礼之后,杨氏变得沉默寡言,更加憔悴起来。

  一家人沉浸在哀伤中,李沂也不再提从军之事,也不再跟随李沐去梁仲业处读书,只是每天练武不止。

  大约过了十来天,有都督府的府兵前来通知,李英节的抚恤赏赐下来了,让李家派人去领。

  杨氏让李沐带李沂去。

  李沐二人到了军营,得知赏赐是六十贯铜钱,五十匹绢,还有二十亩地,另有抚恤金二十贯。

  这封赏对于这样一场中小型战斗来说,已经算是非常丰厚了。

  也许这就是李大亮所说的首功之故。

  可对于爹爹一条命来说,李沐也宁可多付出十倍、百倍,也希望他能活着。

  办好交割之后,李沐借了辆马车,准备离开。

  这时,一个府兵过来告知李都督要见他们,于是李沐让李沂将马车赶回家去,打算自己去见李大亮。

  不想,李沂不肯,坚持要同去。

  没有办法,李沐只好和李沂先把东西运回家,与杨氏打了个招呼,然后再去都督府。

  到都督府时,已经过了午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