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少室山上,有群僧攀壁
是封了自己的真气,再背上一块百斤重的石头爬上这三戒峭壁。上去了,便留下。上不去,就走人。”

  “董平说的对。”悟明说罢,便下了马车,他脱下白月色的僧袍,露出了健壮匀称的身躯。悟性看到悟明的后背后,不由得惊呼了一声。

  只见他的背上,满是触目惊心的鞭痕。他小腹也是鼓了起来,那些凹凸不平的棱角,是藏在他肚子里的石头。阿九下了车,抱起一块巨石放到了悟明的肩上。悟明身子一矮,他忽而转头看向董平,温和的笑道:“董平,谢谢你。谢谢你与幺前辈,让我救你们。”

  董平眯着双眼,淡淡的“哦”了一声后道:“不用谢。”

  他言罢,悟明便转过了头,彳亍着往三戒壁走去。董平他们也赶车来到了山道之前,董平又应允了阿九一百两银子,他才肯背幺声雨上山。悟性搀扶着董平走在山路上,董平走着走着,就忍不住想起了前夜的月朗星稀。

  那一夜,阿九照常做了一笔生意,弄了一桌酒菜回来。他这个抠门的痞子也不知发了什么善心,竟要跟董平一同分享。董平虽有伤在身,但也忍不住喝了一杯。而一旁的悟明,也破天荒的走过来要讨一杯酒喝。

  悟明从未饮过酒,他也不善饮酒。一杯酒下肚,他便迷迷糊糊的对董平与阿九讲了一个烂俗的故事。

  悟明本是肃州一小门派的少门主,少时活的到也安乐。但十四年前,因势力相斗,他家惨遭灭门。在灭门那日,二娘正在房里督促他背书。但一群人突然就杀进了府中,他二娘本也是江湖中人,知道情况危急,便将悟明藏在床下。他二娘刚起身,一个男子就冲了进来。悟明眼睁睁看着他二娘被那人奸杀,他却一个字都发不出来。

  之后躲过一劫的悟明便逃离了肃州,一路走到了少室山,后又被戒律院首席长老慧敏大师收做了弟子。

  悟明道:“我本以为经过十多年的苦修,我的佛心已稳。但有一日我下山,却又碰见了个恶汉在欺辱一名农妇。”

  董平道:“所以你杀了他。”

  悟明点头,阿九与董平皆是齐呼,“杀得好!”

  悟明接着道:“后来我受刑下了山,当时我杀心已起,便奔向肃州寻仇家报仇。可当我到了肃州时,仇家已经血流成河。当年欺辱我二娘的人,也已经疯癫,但我还是杀了他。之后,我自知罪孽深重,便想投河自了。但我在河边却看见了漂在水中的幺前辈,我救下他后又逆流而上,结果又找了被河水冲到岸上的你。当时我便知,你们是来渡我的。”

  董平闻言,不禁暗叹因果奇妙,他又问道:“那你吃石子干什么?”

  闻言,悟明的眼前突然浮现出了那府中堆积如山的尸体,他痛苦道:“为亡人赎罪。”

  董平正回忆时,突听得一旁的阿九大哭了起来。阿九将幺声雨放下后,坐到石阶上哭闹道:“老子不背了,这死人太沉!”

  董平叹息一声,他对阿九与悟性说道:“你们现在这里歇会儿吧,我自己往上走走。”

  三戒壁之巅,正有一老一少两名僧人面对而坐。

  “师父,走这一路,弟子总算读懂了法华经。”

  老僧颔首道:“悟明,你是为师最得意的弟子。”

  老僧说罢,悟明便合上眼,面容恬淡的垂下了头。

  老僧突然五官颤抖,似有大悲悸。

  董平已上山来,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