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卖命
“给在下几分面子,小酌两口如何?”
花恨柳知道杨九关如此安排,想来天不怕的安危是不必担心了,至于杨九关会不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利,他完全没有想过——凭老爷子和杨武的眼光,杨九关这人绝对信得过。
“大长老相邀,自然不敢推辞!”说着,便跟着杨九关的领引,进了路边一家看上去并不起眼的酒肆。
“九爷!”刚进店来,既当老板又当跑堂的老者立即招呼杨九关,看样子双方似乎相熟已久。
“你不必惊讶,”杨九关冲老者微笑着点点头,一边搬出椅子先让花恨柳坐下,一边自己提了壶茶水为三人一一斟满道:“这里只是杨氏一族在熙州城内的上百处情报驻点之一,你看大街上的富商显贵、乞丐暗娼,说不定就有他们混在里面。大多数的人还是会像老黄一样找个店租下来,一边做着小本的买卖,一边搜集、整理着四处得到的消息——可以说,无论你此时想要什么信息,不出盏茶工夫我保证他们定不会让你失望。”
名为老黄的掌柜听到这话遍是褶纹的脸上一阵羞赧,躬身道:“九爷过誉了!咱们就是耳朵长一点,记性好一点,看人的眼色准一点,最大不了的是跑路的时候快一点而已,不如前方那些拼血拼肉的一线将士。”
说着,他竟也不做作,与花恨柳三人一样占据了桌子的一边坐下,摸来一个茶杯饮起茶来。
“你莫小看了老黄,”杨九关提起壶来为老黄续上茶,向花恨柳正色道:“大蜀围攻熙州城数月,少不了前线将士拼命搏杀不假,但我觉得最了不起的还是老黄这群人——七次偷袭中,有六次都是老黄带人提前将消息告诉了我们,这才做足了准备应对下来。”
“当真?”花恨柳闻言大惊,以往只是听天不怕说熙州城守得如何坚固、杨武如何厉害,却从没有人和他说起过这般事。而他看佘庆时,对方也是一脸震惊的样子,这摆明了就是一个秘密啊!
“说来惭愧,竟然还落下了一次……”老黄却是将重点放在了未能打探到的那一次:“年轻人做事好冲动,关键时候容易坏大事啊!”说完,又饮了半杯茶站起身道:“还是和原来一样两个小菜三两酒?”
“是,麻烦您啦!”杨九关微微一笑,目送着老黄走向后厨。
“他刚才所说的年轻人误事,便是说的自己的小儿子啦。”他叹息着,见花恨柳不解,便道:“那一次老黄染了急病,没法子出去,便派小儿子去打听消息——他原来是有三个儿子的,一个在军中前些年打仗被打残了,一个也是干这一行的,远在外地一年都难得见上一面,小儿子是打算养来给自己送终的,却不料打探过程中被人识破了身份,直接被砍得面目全非了……”
“丧子固然心痛,但因为情报没能提前送回来,那一次熙州城险些被攻破,阵亡人数也较之前多出了一倍有余,老黄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对了,以后在他面前少提大蜀,尤其是不要提宋季胥!”最后,杨九关尤其叮嘱道。
“呃……明白是明白,只是不知道大长老将这些告诉我是出于什么打算?”花恨柳完全搞不懂杨九关这一副“临死托孤”是何道理,虽说自己现在是杨氏一族的监察长老不错,但情报方面的工作不应该是杨延硕和杨兴权来做的吗?再说了,监察长老难道不应该是负责族内事务吗?这可是老爷子亲口说的啊!
“呵呵……”杨九关微微一笑,好似已看出了花恨柳的疑问,道:“若在之前,族内、族外自然是分开的,但是以后家族安宁,这天下大势便能由我而定;反过来说,天下安宁,我杨氏一族也必能日兴月昌——大长老�
花恨柳知道杨九关如此安排,想来天不怕的安危是不必担心了,至于杨九关会不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利,他完全没有想过——凭老爷子和杨武的眼光,杨九关这人绝对信得过。
“大长老相邀,自然不敢推辞!”说着,便跟着杨九关的领引,进了路边一家看上去并不起眼的酒肆。
“九爷!”刚进店来,既当老板又当跑堂的老者立即招呼杨九关,看样子双方似乎相熟已久。
“你不必惊讶,”杨九关冲老者微笑着点点头,一边搬出椅子先让花恨柳坐下,一边自己提了壶茶水为三人一一斟满道:“这里只是杨氏一族在熙州城内的上百处情报驻点之一,你看大街上的富商显贵、乞丐暗娼,说不定就有他们混在里面。大多数的人还是会像老黄一样找个店租下来,一边做着小本的买卖,一边搜集、整理着四处得到的消息——可以说,无论你此时想要什么信息,不出盏茶工夫我保证他们定不会让你失望。”
名为老黄的掌柜听到这话遍是褶纹的脸上一阵羞赧,躬身道:“九爷过誉了!咱们就是耳朵长一点,记性好一点,看人的眼色准一点,最大不了的是跑路的时候快一点而已,不如前方那些拼血拼肉的一线将士。”
说着,他竟也不做作,与花恨柳三人一样占据了桌子的一边坐下,摸来一个茶杯饮起茶来。
“你莫小看了老黄,”杨九关提起壶来为老黄续上茶,向花恨柳正色道:“大蜀围攻熙州城数月,少不了前线将士拼命搏杀不假,但我觉得最了不起的还是老黄这群人——七次偷袭中,有六次都是老黄带人提前将消息告诉了我们,这才做足了准备应对下来。”
“当真?”花恨柳闻言大惊,以往只是听天不怕说熙州城守得如何坚固、杨武如何厉害,却从没有人和他说起过这般事。而他看佘庆时,对方也是一脸震惊的样子,这摆明了就是一个秘密啊!
“说来惭愧,竟然还落下了一次……”老黄却是将重点放在了未能打探到的那一次:“年轻人做事好冲动,关键时候容易坏大事啊!”说完,又饮了半杯茶站起身道:“还是和原来一样两个小菜三两酒?”
“是,麻烦您啦!”杨九关微微一笑,目送着老黄走向后厨。
“他刚才所说的年轻人误事,便是说的自己的小儿子啦。”他叹息着,见花恨柳不解,便道:“那一次老黄染了急病,没法子出去,便派小儿子去打听消息——他原来是有三个儿子的,一个在军中前些年打仗被打残了,一个也是干这一行的,远在外地一年都难得见上一面,小儿子是打算养来给自己送终的,却不料打探过程中被人识破了身份,直接被砍得面目全非了……”
“丧子固然心痛,但因为情报没能提前送回来,那一次熙州城险些被攻破,阵亡人数也较之前多出了一倍有余,老黄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对了,以后在他面前少提大蜀,尤其是不要提宋季胥!”最后,杨九关尤其叮嘱道。
“呃……明白是明白,只是不知道大长老将这些告诉我是出于什么打算?”花恨柳完全搞不懂杨九关这一副“临死托孤”是何道理,虽说自己现在是杨氏一族的监察长老不错,但情报方面的工作不应该是杨延硕和杨兴权来做的吗?再说了,监察长老难道不应该是负责族内事务吗?这可是老爷子亲口说的啊!
“呵呵……”杨九关微微一笑,好似已看出了花恨柳的疑问,道:“若在之前,族内、族外自然是分开的,但是以后家族安宁,这天下大势便能由我而定;反过来说,天下安宁,我杨氏一族也必能日兴月昌——大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