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新年的消息
久以后,他庄伯阳、“愁先生”、四愁斋就要被天下儒生骂个遍了。

  “骂便去骂,人各有各的活法。我们被儒生骂的次数还少么?”天不怕倒是很冷静地看待这件事。

  实际上,不只天不怕冷静,杨武、墨伏都是那样不正常的冷静。若说还有一人为这四愁斋的名声着急,那也恐怕只有花恨柳一人了。

  在墨伏看来,自己行得正站得直,外面如何风雨都不关他什么事;在杨武看来,自己做的事情不比庄伯阳离经叛道轻多少,自然也不会做贼喊捉贼的勾当;天不怕的底线划得非常清楚:只要别因为名声臭了,没有人卖给他糖葫芦吃就好。

  不过,当另一件事被大家都知道了以后,就不再那样从容、那么冷静了:田宫所说十日之内必回,眼下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却依旧没有音信。

  心中最焦急的当属墨伏。他虽与田宫一直以上下属相称,但感情一直深若父子,况且现在天不怕承认了田宫的四愁斋门人身份,自己也是他真真正正的先生了。现在田宫没了音信,自己怎能不急?

  杨武在这个时候所作所为,也正是贴合了一门师兄弟之间的情谊。他听说此事后,立即吩咐杨军率三百冲煞军沿途搜寻、接应,并发动各处眼线密切关注田宫踪迹。

  又过了几日,墨伏向天不怕告声罪,自己也从宋长恭那里支了五百兵马,亲自去查了。

  派兵、接应的事情花恨柳都帮不上什么忙,他只好一边跟着天不怕学习那一背篓的古书,有不懂的就主动问,一边带着佘庆着重给他看兵法方面的书籍,有不懂的便主动答,这样在学生与先生之间不断变换角色,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

  转眼之间,便到了腊月二十八。

  田宫依旧没有消息,连后来跟去的杨军、墨伏也没有传回消息。

  但另一方——去接应杨家二爷杨威的杨简一行人却又消息传回:人虽然没接回来,但是却见到了。详细的事还需要当面讲,领有意外收获也需当面请示。预计十日后便可回到熙州。

  发信日期是腊月二十,便是说,杨简最迟除夕晚上就能回到熙州了!

  最激动的,却不是杨武。此时的杨武根本就看不出有丝毫高兴的情绪,他本想着趁年底一家团聚,却不知道什么原因自己的弟弟竟然不肯来见自己一面;更何况,简儿还在信中说,有其他需要当面请示的事……

  杨简的能力,杨武丝毫不会怀疑,除了在剑术方面照自己差了一些,其他方面都足以算得上是出类拔萃、无可挑剔。但这样的杨简仍然会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那该是怎样棘手的事情呢?

  既然无从所想,杨武倒也不一直惦念,反而是对于杨简,他心中苦涩难言,微微一叹:纵有诸般好,却依然……难道真要依老祖宗所说的那样办么?

  最激动的人,也绝不是天不怕——若说心中最悸动的人,天不怕绝对是当仁不让的人选,因为他知道,杨简回来以后自己真正的苦日子便要开始了,到时候会受到怎样的折磨他自己想都不敢细想。这个时候的天不怕,见谁都似见了亲人,和谁说话都是诸般小心翼翼,只是在没有别人的时候悄悄地跑到花语迟怀里去哭,悄悄地求佘庆买糖葫芦给他压惊——花恨柳不明白,为何花语迟与天不怕的关系会相处得那么好,或许是因为天不怕年龄小,对男女性别还没怎么分得清?又或者是小小年纪的天不怕,就已对这种事见怪不怪了?若是前者,那么天不怕便是弱智了;若是后者,那几乎可以肯定他以后也会走上与宋长恭一样的路子——想起来初次见面时那一脸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