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投降
�说,不值一提。何况大家都是做臣子的,明哲保身都知道,但不见得就有人愿意做——做忠臣太难啊,这也没办法。”

  “所以大人才让我明天去慰问?”杨威明白了,兵部尚书萧大人是以自己身死换取家人的平安,明天萧府的人来不及走,后天就借着出丧的名义出定都了。

  “不止他萧家,还有你。”说这话时,窦树廷眼神一凝,郑重道。

  “大人,您这是……”

  杨威一听便明白怎么回事了,先让窦建章回怀州,再让自己跟了去……

  “你听我说!”窦树廷一字一顿地说,“主子疯了,做臣子的不能跟着疯。你说的这情况,我意识到了,萧大人意识到了,其他人也会陆续明白这个道理……但,走不走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整个朝廷说了算。朝廷没有皇上了,没有丞相了,但还有史官在……我们这些个儒生们,最好的就是面子,绝不会做出苟且偷生、明哲保身的事来……”说道这里,他一笑。

  “自己一个人尽尽愚忠也就罢了,没必要牵扯家里人……这需要把握度啊!他萧有望有个坐镇一方的将军儿子,即使后来人骂他他也要拼着挨骂将能送出去的家眷都送出去——谁敢骂,不得想想人家儿子愿意不愿意?我们不一样,所以这次就建章、你回去,我和夫人就在这里等着便是。”

  见杨威还想说什么,窦树廷一笑:“你那位大哥可真了不得啊!”

  “这……大哥惊才绝艳,所以才会得人眷顾……”杨威不知为何提起自己的大哥,只好先忍住心里的话,随口应道。

  “听说他前不久当了熙州城主了……”

  “哦,那也没什么。大哥以前七八岁的时候,就由家里老人带着学习家族管理了。”杨威依旧应付说。

  “我刚才回府之前,收到一封前方军报。”

  “哦?瞻州来的么?北狄是想趁这个时候来打劫么?”

  “拨云大君生病了,听说感了风寒,一时半会儿提不起这个精神。”窦树廷看着开始心不在焉的管家,短叹一声:“熙州来的……是捷报。”

  “哦,熙州……什么!”杨威终于反应过来了,熙州来的捷报?这根本就不应该!

  “要不说你那位大哥不简单呢……”窦树廷轻柔了两下紧皱的眉头,“竟然开城投降了,你信不信?真是出人意料啊。”

  “投降了?像谁投的降?宋长恭么?”杨威说出这话,立即自己否定道:“不对,虽然过去那么多年,但我大哥是什么样的人我依然记得清楚……他该不会是向……”

  “没错,他断不肯向宋长恭投降,也不会向西越人投降,他选了一个这时候最不想打胜仗的人——田宫。”

  投降给田宫,意味着在广陵王与兰陵王之间断不会出现“先打下熙州者”,也就意味着皇帝的密旨是几句毫无用处的废话。

  “归根到底还是这道密旨的问题啊……”大惊过后,杨威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最容易明白的道理:如果之前没有说谁先打下熙州谁继承大统,那么无论广陵王还是兰陵王,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主动争这个位置;现在有了这道旨意,无论是谁来坐这个位置,都势必引起另一人的不满:圣旨上说的好好的,为什么不按圣旨来?其他人有什么权利说一个行,另外一个不行?总得打一打、比一比才行!

  当然了,最绝的还不止于此,熙州人在这个时候投降,难道是安心归附来做良民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