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战事
�什么事情。这件事一直在他心里放着,却又不好问涵因,今天终于还是问了出来。
涵因冷笑一声:“那种地方的事情,我怎么知道?”
李谛也知道不该拿这种话问涵因,陪笑道:“夫人恕罪,我也是关心则乱,失言了……只是我怕城破之后,她一个女儿家,会遇到乱兵,我想先一步派人保护。”
“再怎么说,封氏也是个贤妻了,这件事既然之前已经放下了,你又何必再纠缠不清呢,至于城破之后如何,老爷不是宣布军纪了吗,说攻破长安之后不准抢掠滋扰。我相信她也应该有自保之力吧。”当初,宁若被封氏陷害不仅被赶了出去,还流产,而李谛最终还是选择站在封氏一边,从那时候起,宁若就对李谛,甚至对男人都死心了。涵因不想让宁若跟李谛再扯上关系,宁若也绝不会再愿意见李谛。
李谛自嘲的笑笑:“我的确没脸见她,也没有资格过问她的事……但毕竟我有愧与她……只希望夫人能给她一条好出路……”
“她的路是她自己选的,她要怎么走,最终还是由她决定。”涵因笑道:“既然你跟她缘分已尽,她的事情,你就不要再纠结了。”
“是,夫人……”李谛有些郁郁的走了,他自己也清楚,他跟宁若的感情在他选择站在封氏一边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又过了十来日,管事忽然通报,竹心先生求见涵因。
涵因在县衙的厅堂中见了竹心先生,她笑问竹心先生:“先生不是去潼关那边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竹心先生笑着跟涵因解释说道:“这边消息过来的慢,夫人还没听说吧,李光弼李校尉和张介然长校尉已经击溃了安禄山攻函谷关之敌。我回来是向都督汇报战果的,都督叫我休息两日,我就先回这来了。”
涵因睁大了眼睛,说道:“原来先生竟立如此大功!”
竹心先生连连摆手,说道:“老夫不过一幕僚而已,大功还是张、李两位校尉和将士们的功劳。”
“先生何必客气,我之前就听说先生单人赴潼关之上,说服潼关守将归降。先生大才,此次大破安禄山,又怎少得了先生运筹帷幄。”
竹心先生捻捻胡子,不置可否的“呵呵”笑了两声,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些许自得之色。涵因笑问道:“先生就别跟我卖关子了,快告诉我这场仗是怎么打的?”
“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深谋远虑,只是那安禄山存心想要让我军和长安守军拼个你死我活,好渔翁得利,于是放缓攻势,逡巡不前,在函谷关前一耗便是二十多日。但他却忘了,他的军队都是沿途收编的流民,根本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时间长了,士气也散了。两关毗邻黄河,春季易起雾,我们就趁着大雾,由李校尉率领三千骑兵偷袭了安禄山的大营,另外五千士兵一鼓作气由关中杀出,安禄山的军队熬了这么多日,早已经军心涣散,经过这番冲杀,便立即溃败,而之前我们又在沿途各处埋伏了军队,趁机掩杀,安禄山军风声鹤唳,再收拢不起来军队,最后只好逃回了洛阳。他们惊慌失措,相互踩踏死的人比我们杀的还多。”竹心先生详细的跟涵因说着这场战役的情况。
涵因叹道:“果然精彩之至,可惜我一女儿身,不能亲临战场。”
竹心先生笑道:“呵呵,夫人能够把天武军打得大败而归,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涵因摇摇头:“那都是哥舒校尉他们的功劳,我不过是安排些后勤事务。先生立此大功,都督那里的压力也小了不少。”
&emsp
涵因冷笑一声:“那种地方的事情,我怎么知道?”
李谛也知道不该拿这种话问涵因,陪笑道:“夫人恕罪,我也是关心则乱,失言了……只是我怕城破之后,她一个女儿家,会遇到乱兵,我想先一步派人保护。”
“再怎么说,封氏也是个贤妻了,这件事既然之前已经放下了,你又何必再纠缠不清呢,至于城破之后如何,老爷不是宣布军纪了吗,说攻破长安之后不准抢掠滋扰。我相信她也应该有自保之力吧。”当初,宁若被封氏陷害不仅被赶了出去,还流产,而李谛最终还是选择站在封氏一边,从那时候起,宁若就对李谛,甚至对男人都死心了。涵因不想让宁若跟李谛再扯上关系,宁若也绝不会再愿意见李谛。
李谛自嘲的笑笑:“我的确没脸见她,也没有资格过问她的事……但毕竟我有愧与她……只希望夫人能给她一条好出路……”
“她的路是她自己选的,她要怎么走,最终还是由她决定。”涵因笑道:“既然你跟她缘分已尽,她的事情,你就不要再纠结了。”
“是,夫人……”李谛有些郁郁的走了,他自己也清楚,他跟宁若的感情在他选择站在封氏一边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
又过了十来日,管事忽然通报,竹心先生求见涵因。
涵因在县衙的厅堂中见了竹心先生,她笑问竹心先生:“先生不是去潼关那边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竹心先生笑着跟涵因解释说道:“这边消息过来的慢,夫人还没听说吧,李光弼李校尉和张介然长校尉已经击溃了安禄山攻函谷关之敌。我回来是向都督汇报战果的,都督叫我休息两日,我就先回这来了。”
涵因睁大了眼睛,说道:“原来先生竟立如此大功!”
竹心先生连连摆手,说道:“老夫不过一幕僚而已,大功还是张、李两位校尉和将士们的功劳。”
“先生何必客气,我之前就听说先生单人赴潼关之上,说服潼关守将归降。先生大才,此次大破安禄山,又怎少得了先生运筹帷幄。”
竹心先生捻捻胡子,不置可否的“呵呵”笑了两声,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些许自得之色。涵因笑问道:“先生就别跟我卖关子了,快告诉我这场仗是怎么打的?”
“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深谋远虑,只是那安禄山存心想要让我军和长安守军拼个你死我活,好渔翁得利,于是放缓攻势,逡巡不前,在函谷关前一耗便是二十多日。但他却忘了,他的军队都是沿途收编的流民,根本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时间长了,士气也散了。两关毗邻黄河,春季易起雾,我们就趁着大雾,由李校尉率领三千骑兵偷袭了安禄山的大营,另外五千士兵一鼓作气由关中杀出,安禄山的军队熬了这么多日,早已经军心涣散,经过这番冲杀,便立即溃败,而之前我们又在沿途各处埋伏了军队,趁机掩杀,安禄山军风声鹤唳,再收拢不起来军队,最后只好逃回了洛阳。他们惊慌失措,相互踩踏死的人比我们杀的还多。”竹心先生详细的跟涵因说着这场战役的情况。
涵因叹道:“果然精彩之至,可惜我一女儿身,不能亲临战场。”
竹心先生笑道:“呵呵,夫人能够把天武军打得大败而归,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涵因摇摇头:“那都是哥舒校尉他们的功劳,我不过是安排些后勤事务。先生立此大功,都督那里的压力也小了不少。”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