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宫中事
伺候,见皇帝愁眉不展,时不时的叹气。想了想说道:“皇上把这个累丝金簪赏给老奴吧。”

  ………………………………………………………………………………

  靖国公此时也很郁闷,贤妃传出来消息,皇后突然主动提出让她来抚养泰王,当时容不得她拒绝,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这真的让他糊涂了,这是太皇太后的意思?皇帝的意思?还只是皇后的意思?而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皇帝示恩?皇后示好?还是单纯的要给泰王找个抚养的人?

  靖国公突然想到:“封无可封,赏无可赏”这个词,头上渐渐渗出汗来。

  自己携博陵崔家之势,位及宰辅,又袭封爵,家中还出了一位贤妃,声势可谓是烈火烹油一般,难保皇帝不猜忌。

  而现在贤妃又抚育了泰王在膝下,可以说是在这把火上又添了一把柴。

  不论是哪个意思,此时和王家再度联姻就显得十分不合时宜了,即便是让皇帝无可奈何的世家,也要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

  ………………………………………………………………………………

  王淑妃还在禁足之中,已经听说了皇后让贤妃抚养泰王的事,心情更加恶劣。贤妃如今有了孩子,还能和自己一条心么,现在怕是已经打起贵妃之位的主意了吧。当时宫中皇后之下有贵、淑、德、贤四妃,虽都是正一品,但位分上却以贵妃为首,贤妃最末,因此淑妃和贤妃都在为空缺的贵妃位分暗中较劲

  之前王家已经来过了人,已经在族内选好了人选,准备过继到长房宗妇名下准备送入宫来。那个女孩跟她命运相同,同样远离生身父母,同样被认在长房夫人名下,同样被送到这深宫之中。她没有心情可怜她,自己还不是毫无价值,便被家族如此对待了,谁又来可怜可怜她呢,她真想大声的去问她那所谓的父亲和兄弟,如果她是长房的亲女,还会是这样的待遇吗?

  她一时恨家里人的无情,一时又想起自己现在的处境,一阵无力之感涌上心头。

  这时刘公公的干儿子刘胜忽的过来请安,他原来是淑妃的一个粗使太监,后来不知怎么攀上了刘公公,认了干爹也改了姓。

  淑妃倚在赭色暗金牡丹妆花缎的靠枕上,轻垂眼帘,旁边又宫人从风炉上舀了一碗茶汤,细细吹了,小心翼翼的捧在她面前。淑妃接过碗,小酌一口,才抬眼看着恭立在一边的刘胜:“难为你还想着我这个失势之人。”

  “娘娘怎么这么说呢,这宫里除了皇后娘娘,最尊贵的就是娘娘了。这几天,皇上一直在夸孝王殿下进益了。”刘胜满面含笑的奉承道。

  听他说到自己儿子,淑妃的脸上也有了几分笑意:“他好了,是我的福分。”

  刘胜忙道:“毕竟是皇子,皇上期望高,故而要求才严格些,这情分是谁都抹不去的。”

  淑妃笑意更盛:“你这张嘴招人待见,又会看颜色,怨不得刘公公只收了你这一个干儿子。”

  “奴才不敢忘本,总记着淑妃娘娘的恩德。”

  淑妃满意的点点头:“也不枉我这些年疼你,得了,有什么事儿说吧。”见他那样子,想必是来讨赏的。

  刘锦却没有记着讨赏,向淑妃使了个眼色。

  淑妃挥退左右,只留下一个大宫女和一个老妈妈伺候。刘锦素来知道这两人是淑妃的心腹,也不避讳,神秘兮兮的掏出一个鎏金累丝红宝石攒花簪子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