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节
�怕当官的是伪君子、是官迷, 他们真要是装样子,百姓就足够谢天谢地了!

  真要是伪君子总得表面上行事合乎君子风范吧, 至少做事情有个底限吧, 至少不可能像前任一样光明正大捞钱吧!百姓的要求不高,这样就足矣!

  赵莺莺微笑着应答:“我听说有些人家正在找买不起的人家买份额, 要我说这样的人家真的有?就算是借钱也应该买下啊,转手就有一倍的利呢!”

  眉嫂子啧啧几声,正色道:“哪有你想的那么容易,十两银子是说借就借的?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穷人家的朋友大都也不富裕, 这银子可难得借出来。要是糟蹋在手上,还不如把份额卖给别人,多多少少赚点儿。怎么, 你家就没有这个意思?”

  赵莺莺和崔本还真没有这个意思,这个事情听起来简单,然而事实上却不会那么简单。花钱从穷人那里买来别人的份额,可是官府说的清清楚楚,只能每家凭户籍证明去领取,所以花钱的人只能等别人把仓钞买到了才能得到。遇到明事理的,人家不会闹出风波来。就怕遇到无赖混子,假装只是普通的借钱,转手仓钞还钱,却只字不提人家要的是仓钞。

  虽然赔不了钱,可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要是不只口头约定,而是正正经经写 文契来约束,事后未免不好处理——根据官府里的说法,知府大人严厉禁止这种私下转让份额的行为。文契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拿着这个文契对簿公堂,那岂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么!

  就连知府大人都知道他们买卖份额了,是想怎么罚?

  所以这宗买卖就像是高利贷一样,虽然利润很高,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先不说要防备着人去官府告发,就说简简单单威慑住卖份额的人家,使其老老实实履行约定,这就要是有头面的人才行了。

  也就是这时候,崔本把李二郎叫到家里,又请了一个牙行里常做中人的年长叔伯过来。一小箱银子拿出来,五十两一锭的大元宝总共有二十个,整整齐齐地排在箱子里,一千两银子直看的人眼热。

  好歹李二郎是在公门里做事的,牙行的人也算是见惯了市面,两个人还不至于为了一千两银子做出什么失态的神情。就是李二郎,开头觉得微微诧异,后面一想崔本的生意,他又没有什么嗜好要花钱,几年积攒这份钱财也很正常。

  崔本指着一千两银子道:“这是实现说好要借给李二哥的,若是事后有不够再说罢。写借据之前李二哥可以先验验银子的真假!”

  银子金子什么的弄假的太多了,好多做生意的人行骗就用的这个。又因为银子是通用的货币,所有世间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对真假辨认一二。像李二郎这种常和银子打交道的更是比一般人敏锐,然而比起专业人士还是差多了。

  于是李二郎拱拱手,请旁边的中人帮着一起验看——这人是牙行里常做中人的,对于金银成色的验看也很有一手。

  亲兄弟明算账,崔本一点都不介意李二郎似乎很不信任他,自己验看也就算了,还要拉着别人一起看。很多事情只有事前做的细致了,之后才会更好。所谓‘丑话说在前头’,有时候这样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