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越红火。

  只不过他家红火的程度还是比不上赵家,如今王家舅妈想要把女儿玉姐儿嫁给赵蒙,因此格外殷勤于王氏。至于说事情最后能不能成,王家舅妈的算盘精着呢!就算不成也不打紧,自家大姑家里越来越好,本就应该交好来着。

  王氏拉住自己这个弟媳妇,笑着道:“买什么菜!我要是难得来一趟的保准不拦你。只不过我回家忒容易了,隔些日子就要走一回的。你这势头每次都忙里忙外,我如何过意的去!”

  就这样王氏和王家舅妈亲亲热热挽着手臂一起去见王家外婆,之后王家舅妈就去忙饭,赵莺莺和王玉儿说话,王氏则是留下把包袱打开给自己娘亲看:“娘,你看看这手艺如何。”

  王家外婆首先拿起的是曾雪梅做的鞋垫,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说什么。看到曾月娥做的荷包微微点了点头,但也就是这样了而已。

  “这是两个小姐儿做的,还算用功,看得出来也是有些天资的。不过这种天资不说遍地都是,整条巷子找个三五个却也不难。再说说用功,这世上多得是懒姑娘,但同样也多的是精心的。那些在女红上面用心的,谁不是五六岁起向学,每日不离手的......说的也远了,还是你告诉我让我看着个做什么吧。”

  王氏微微一笑:“娘也知道了,我那嫁到鲁地的小姑前些日子回来了,还带回了两个姐儿。这两个姐儿一个叫月娥,今年十四岁了,一个叫雪梅,今年也十二岁了。我那小姑听说您是绣娘出身,便想让您教一教我那两个外甥女儿,这是她们的手艺,让你看一看。”

  王氏说的很委婉,赵嘉当年可是跟人私奔走的,如今却能被她说成是出嫁。不过这也没什么,所谓大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都是过去的事情,要不是有深仇大恨,谁又会揪着不放?

  王家外婆也是无奈,她是真心不想教人的,特别是年纪大了,越发没有精力做这些事。玉姐儿一个人就够让她劳心费神了,幸亏莺姐儿十分轻省。但是现在王氏东西都送来了,她只得又看了看。

  依旧没有改变主意。

  “还是算了吧,这两个姐儿多练练,靠针线补贴补贴家用不成问题,但是想靠着这个糊口,那就十分难了。”

  王氏重新把两件活计包好,她并不意外这个后果。笑着对自己娘亲道:“既然是这样,那我回去便与我那小姑照实说了。”

  王家外婆知道自己是被女儿拿去做挡箭牌了,隔空点了点女儿的额头,不过也没说什么。反正她又不需要和赵家一个回来住的出嫁女搞好关系,而王氏到底和人一个屋檐底下住着,关系还是缓和一些的好。

  只不过不收学生是小事,王家外婆由这件事想起了另一件事,拉过王氏的手在她耳边道:“你那回家来的小姑如何,是个省事的,还是一个磨人的?”

  说实在话,遇到赵嘉这种小姑子,绝对死妇人们都不想的。想想看,平白无故要养活一个小姑子,这算什么事儿呢。养活是一回事,家里多了一口人,又是另外一回事。须知道小姑大姑在娘家地位都颇高,嫁进来的嫂子、弟妹等都需要格外迁就!

  虽说赵嘉是带着女儿过来寄人篱下,不比那些只是回门的出嫁小姑,但是太慢待了也不行啊。

  本来要多养几口人就不会高兴了,若是这还是一个磨人精,不省事的,那日子可就要鸡飞狗跳了。

  王氏想到前几日早间的事情,当时她没有想明白,事后倒是回过神来了。对着自家娘亲苦笑道:“现在看着还算老实,只不过她心里有许多小心思,将来怕是无法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