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眼光!不声不响就选中了这个稳赚不赔的事儿!如今瓦片和石灰何止是走俏,价格都要上天了。特别是石灰,为了防疫病,官府要用这个。有这样一个大头,一般人家买到就更少了!”
于是大包大揽道:“赵三哥也不必说什么借钱的事情了,明日我和赵三哥去城北那边取货,看货色之后东西就归我了。东西还麻烦什么牙行,他们也是要收中人钱的。我有销路,咱们兄弟两个多赚些!”
王大这样说赵吉当然是喜之不尽,等到第二日便早早来王家寻王大。
两人租了一辆马车往城北作坊密集处走,等到了赵吉当初订货的地方才下车。先找到了那家石灰窑,上次来的时候十分冷清的石灰窑这时候却是热火朝天,老板光着膀子亲自在一旁指点徒弟。
见到有客人来了也不见得多亲热——现在可不是卖家求着买家,当初赵吉的待遇是不要想了。
赵吉摇摇头,只得提醒道:“付老板,我是来提货的!”
光着膀子的付老板接过赵吉的订货单,脸上红了又白白了又红。他不是没想过赵吉会来提货,以如今扬州石灰的价格,不提货简直就是傻子。但也会暗自希翼自己就是遇到了一个傻子!当时石灰是什么价,现在又是什么价?中间的差价可是好大一笔,任谁少赚这许多,都会心痛不已吧。
只不过这都是没有用的,赵吉带着文契过来,他要是不认,以后还怎么做生意。只得一咬牙,吩咐徒弟:“去,去把新烧出来的一批石灰给这位客人搬出来。”
徒弟瞅了瞅赵吉和王大,疑惑道:“师父,那是替张大户家烧的,他家管家说明日就要来提货的。这要是给了别人家,明天可怎么办?”
付老板心里觉得这徒弟没眼力见,狠狠地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猪脑子!去到街口小酒店多买一些好菜,让作坊里的师傅熬个通宵,这难道不会说吗?”
徒弟揉了揉后脑勺,心里觉得委屈!这些师傅们最近每日只能歇三个时辰。偶尔遇到重要的订单还得熬通宵——昨日才刚刚熬过通宵,哪能想到今日又要熬!那不是要熬成剥了皮的兔子么!
只不过他敢怒不敢言,师父兼老板对于他这种小伙计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面对付老板他没有任何反驳的勇气。只得飞快点头,一溜烟就跑进去办事去了。等到再出来的时候,正和其他几个小工把一袋袋石灰搬出来。
王大略看了看石灰的成色,对赵吉点了点头,然后付出了七十两银子的余款。
石灰被搬上了王大雇来的骡车,然后两人就一起去了瓦窑那边。中间经过也差不多,只不过瓦窑老板可比石灰窑老板豁达的多。
“您眼光好,当时就看准了砖瓦能赚钱,这是您的本事,这有什么好说的!更何况当时因为您的缘故,我多定了柴炭——这两日柴炭价格还没有下来呢!我已经比别的瓦窑主走在前头了。”
前头连绵不绝的雨水导致了柴木湿润,要等几日彻底晒干才能有农户挑来卖柴。至于说木炭,没有木柴送来,烧炭工也没办法开工啊。所以这几日的柴炭价格格外贵,偏偏石灰窑、瓦窑、砖窑等都等着这些开窑,也就不过的贵不贵了。
反正他们的东西如今也卖的贵,所以依旧大有赚头。
等到赵吉和王大带着运货的车往回走,东西卸在了王大租下的一处仓库。王大给赵吉算账:“赵三哥是一百两银子的石灰,二百二十多两的瓦片。如今这些石灰一般能卖多一倍的价钱出来,也就是二百两上下。二百二十多两的瓦片,我看看,也能卖三百五十两左
于是大包大揽道:“赵三哥也不必说什么借钱的事情了,明日我和赵三哥去城北那边取货,看货色之后东西就归我了。东西还麻烦什么牙行,他们也是要收中人钱的。我有销路,咱们兄弟两个多赚些!”
王大这样说赵吉当然是喜之不尽,等到第二日便早早来王家寻王大。
两人租了一辆马车往城北作坊密集处走,等到了赵吉当初订货的地方才下车。先找到了那家石灰窑,上次来的时候十分冷清的石灰窑这时候却是热火朝天,老板光着膀子亲自在一旁指点徒弟。
见到有客人来了也不见得多亲热——现在可不是卖家求着买家,当初赵吉的待遇是不要想了。
赵吉摇摇头,只得提醒道:“付老板,我是来提货的!”
光着膀子的付老板接过赵吉的订货单,脸上红了又白白了又红。他不是没想过赵吉会来提货,以如今扬州石灰的价格,不提货简直就是傻子。但也会暗自希翼自己就是遇到了一个傻子!当时石灰是什么价,现在又是什么价?中间的差价可是好大一笔,任谁少赚这许多,都会心痛不已吧。
只不过这都是没有用的,赵吉带着文契过来,他要是不认,以后还怎么做生意。只得一咬牙,吩咐徒弟:“去,去把新烧出来的一批石灰给这位客人搬出来。”
徒弟瞅了瞅赵吉和王大,疑惑道:“师父,那是替张大户家烧的,他家管家说明日就要来提货的。这要是给了别人家,明天可怎么办?”
付老板心里觉得这徒弟没眼力见,狠狠地拍了一下他的后脑勺:“猪脑子!去到街口小酒店多买一些好菜,让作坊里的师傅熬个通宵,这难道不会说吗?”
徒弟揉了揉后脑勺,心里觉得委屈!这些师傅们最近每日只能歇三个时辰。偶尔遇到重要的订单还得熬通宵——昨日才刚刚熬过通宵,哪能想到今日又要熬!那不是要熬成剥了皮的兔子么!
只不过他敢怒不敢言,师父兼老板对于他这种小伙计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面对付老板他没有任何反驳的勇气。只得飞快点头,一溜烟就跑进去办事去了。等到再出来的时候,正和其他几个小工把一袋袋石灰搬出来。
王大略看了看石灰的成色,对赵吉点了点头,然后付出了七十两银子的余款。
石灰被搬上了王大雇来的骡车,然后两人就一起去了瓦窑那边。中间经过也差不多,只不过瓦窑老板可比石灰窑老板豁达的多。
“您眼光好,当时就看准了砖瓦能赚钱,这是您的本事,这有什么好说的!更何况当时因为您的缘故,我多定了柴炭——这两日柴炭价格还没有下来呢!我已经比别的瓦窑主走在前头了。”
前头连绵不绝的雨水导致了柴木湿润,要等几日彻底晒干才能有农户挑来卖柴。至于说木炭,没有木柴送来,烧炭工也没办法开工啊。所以这几日的柴炭价格格外贵,偏偏石灰窑、瓦窑、砖窑等都等着这些开窑,也就不过的贵不贵了。
反正他们的东西如今也卖的贵,所以依旧大有赚头。
等到赵吉和王大带着运货的车往回走,东西卸在了王大租下的一处仓库。王大给赵吉算账:“赵三哥是一百两银子的石灰,二百二十多两的瓦片。如今这些石灰一般能卖多一倍的价钱出来,也就是二百两上下。二百二十多两的瓦片,我看看,也能卖三百五十两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