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emsp;“苦尽甘来,会慢慢好起来的。”

  这就是现在所有人的想法,也就是这一点希望支撑着现在的扬州贫苦人家——旱灾是过去了,可是伤了元气就是伤了元气,有的人家在这一场干旱里,从温饱沦为了赤贫!

  赵莺莺想到这一点叹了一口气,整个扬州恐怕也只有她完全知道这一点希望何等虚幻,很快就会被打破。这雨下的很大,只两天就已经涨水厉害了!虽然现在有变小的趋势,但是赵莺莺知道这是不会停的。

  吃过饭之后家里人都聚集在堂屋里,或者像王氏一样织绸做活儿,或者想赵芹芹赵蒙一样悠哉玩耍。因为下大雨的关系,赵吉也不用做染坊的活计,一家人算是难得白日一起悠闲了。

  赵蓉蓉在绣的是一幅枕巾,从赵莺莺来看手艺一般,不过绣庄不只收顶好的手艺,也收这种中等的——当然也不是人人都收,不然绣庄的活计可卖不完!但是赵蓉蓉不同,前有王家外婆的老关系,后头赵莺莺的活计也正需要,她的活计绣庄是要的。

  赵莺莺心里正乱着扬州涝灾的事情,根本静不下心做自己的活计,干脆在一旁帮赵蓉蓉分线。这个活儿她是熟到闭着眼睛也不会做错的,正适合现在心不在焉的她。

  一根本身就很细的丝线因为绣图的需要,要被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甚至到六十四分之一、一百二十八分之一——这是顶尖绣娘的手艺,当年赵莺莺做到过,现在的她做不到。至于赵蓉蓉,那就更不用提了。

  她现在是绣枕巾,一幅再普通不过的鸳鸯戏水枕巾,也用不着那样。

  活计慢慢做,赵蓉蓉沉浸在绣花中,没有注意到赵莺莺的不同。倒是织绸的王氏,见赵莺莺心不在焉还思考了一下为什么。不过很快也抛开了,这个年纪的小孩子谁知道他们想什么呢。

  正哐当哐当横纬竖经,外头敲门声响起。一家人面面相觑,实在想不到这种大雨天有谁会出门。

  最后是赵莺莺撑伞去看门,来的是隔壁王婆子家的小红。她一手撑着一把大伞,另一手提着一只篮子,赵蓉蓉赶紧让她进。

  她进来之后先把篮子奉上,原来正是之前王氏托付吴妈发的豆芽。小红道:“豆芽发好了,我们老太太让我送来。”

  赵莺莺递了帕子给她,她却挥挥手:“还要回去呐,这雨下的大!现在揩干了之后还是要湿的,可别糟蹋你一条帕子了!”

  之后赵家给她的茶果也不要,撑开伞又闯进了雨帘当中。

  这豆芽是之前王氏亲自上门拜托发的,但是中间经过了下雨这一件大事,她就给忘记了。要不是今天王婆子让小红送来,她那里还记得。

  这种意外之喜非常好,这算是填充了一下家里见不到菜蔬的饭桌。

  “今晚上的菜算定下来了,白切的咸肉像中午一样再切一盘,再拣一盘酸黄瓜出来。中午的鱼汤还有剩,然后加上一盘炒豆芽,配着南瓜饼也很不错了。”

  自然没有人对这份饭食有意见,纷纷点头。一时之间堂屋里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赵莺莺在这种平静有序中想起了上辈子的事情。

  “扬州遭了涝?那是什么样子。”

  “我不知道,扬州城里地势低的地方积了一层水——那是我和我家人先落脚的破庙,后来我们就去高一些的地方了。不过那些扬州的有钱人还是一样过日子,就是一般人家也比咱们乡下的好多了。”

  “我们乡下的地先是旱,然后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