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神经的地方,早就病倒了。
而实际上呢,上辈子她过的再难再坎坷,身体却是好的,一点小病小灾都没有过。三伏天的时候她不是没在厨房打转老半天,这都没中暑,这时候怎么会中暑!
但是现实就是这样,方婆子看一眼她就知道她是中暑了。王家舅舅来了,稍微给她把脉,也是一样的话。
“莺姐儿这的确是中暑,我瞧着还有一些思多想多,晚上休息不好。或者就是因为这样,气越发不足了,这才这么容易中暑。”
赵莺莺的毛病并不大,王恒把脉之后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人也很轻松。
“最近中暑的人很多,我们药铺每日都要送进这种病人。小孩子素来比大人体弱,那就更多了。”王恒告知王氏:“大姐家里孩子多,特别是年纪小的莺姐儿、芹姐儿、茂哥儿三个,要格外看顾。”
王恒不止说这些,还留了一些防备中暑的要,也就是仁丹、藿香水这些东西。起先王氏还推辞:“这些东西家里都有,今年预备地早,没有入夏之前就买了!”
王恒却不收回来了,笑着道:“家里就算有那也一定是照着一般的分量来的,我瞧今年热的不同往常,用的肯定多!大姐,你也不必为我想着节省,这些东西外头价都翻了天了,我们这些药铺的大夫却还能便宜买到。”
王家外婆也在一旁帮腔:“你就收下,难道做大夫的还能少了药吃?”
王氏终不说话,让赵蓉蓉把药都收进柜子里了。这时候方婆子端上来井里凉好的绿豆沙:“亲家和孩子他舅劳累了,喝碗绿豆沙!”
绿豆本来就是解暑的,在今年夏天也涨价不少。关键是涨价之后依旧难买,每天非得起个大早去粮铺才能顺顺当当买到绿豆。王家倒是不少绿豆,这是赵莺莺和赵蓉蓉端午节前多买的,那时候价钱可比现在低得多!
王氏送了王家母子二人出门,又把之前王家外婆送来的篮子递上。这篮子里头原来放的是几样鲜果,最适合夏天吃,算是给赵莺莺探病送来的,也是给赵家一家人尝。现在里面放的一包绿豆一包薏仁,算是有来有往。
王家外婆看到篮子里依旧满当当,却没有拒绝。就像她往赵家送东西是关爱女儿外孙,王氏给她东西何尝不是一样的心理。何况如今赵王两家也都不差这一点了,收下倒更好!
赵莺莺中暑,晚上有方婆子刮痧。果然就像方婆子说的那样,整个人好多了。到了第二天,虽没有立刻大好,但在床上休息感觉良好,自觉明天就可以一切如常了。
这一天赵蓉蓉为了做活看顾赵莺莺两不耽误,干脆把针线笸箩等拿到了赵莺莺的西厢房。至于赵莺莺,她被勒令不许做活儿,于是只能帮着赵蓉蓉打打下手,做一些绕线之类的活计。
两姐妹正在说闲话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面巷子里好大的喧哗,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不过两个人都不是一定要看热闹的性子,而且晓得避风头的道理,也没有去打听。等到声音小了才叫来赵芹芹,问她有什么事儿。
赵芹芹喝了好大一碗酸梅汤,才准备说话,外头麦瑞娘就到了。人没进屋声音先至:“你们知不知道外头是怎么回事儿!”
外面确实发生了大事,而且还不是什么好事。但是看麦瑞娘的神情兴奋,不知道的人恐怕无法意识到这一点。这就是小孩子了,天塌下来反正有大人撑着,他们还觉得格外有意思呢!
麦瑞娘是看完了整套热闹的,便对赵蓉蓉赵莺莺道:“你们是没看见,当时我正在巷子里水井旁等着打水—�
而实际上呢,上辈子她过的再难再坎坷,身体却是好的,一点小病小灾都没有过。三伏天的时候她不是没在厨房打转老半天,这都没中暑,这时候怎么会中暑!
但是现实就是这样,方婆子看一眼她就知道她是中暑了。王家舅舅来了,稍微给她把脉,也是一样的话。
“莺姐儿这的确是中暑,我瞧着还有一些思多想多,晚上休息不好。或者就是因为这样,气越发不足了,这才这么容易中暑。”
赵莺莺的毛病并不大,王恒把脉之后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人也很轻松。
“最近中暑的人很多,我们药铺每日都要送进这种病人。小孩子素来比大人体弱,那就更多了。”王恒告知王氏:“大姐家里孩子多,特别是年纪小的莺姐儿、芹姐儿、茂哥儿三个,要格外看顾。”
王恒不止说这些,还留了一些防备中暑的要,也就是仁丹、藿香水这些东西。起先王氏还推辞:“这些东西家里都有,今年预备地早,没有入夏之前就买了!”
王恒却不收回来了,笑着道:“家里就算有那也一定是照着一般的分量来的,我瞧今年热的不同往常,用的肯定多!大姐,你也不必为我想着节省,这些东西外头价都翻了天了,我们这些药铺的大夫却还能便宜买到。”
王家外婆也在一旁帮腔:“你就收下,难道做大夫的还能少了药吃?”
王氏终不说话,让赵蓉蓉把药都收进柜子里了。这时候方婆子端上来井里凉好的绿豆沙:“亲家和孩子他舅劳累了,喝碗绿豆沙!”
绿豆本来就是解暑的,在今年夏天也涨价不少。关键是涨价之后依旧难买,每天非得起个大早去粮铺才能顺顺当当买到绿豆。王家倒是不少绿豆,这是赵莺莺和赵蓉蓉端午节前多买的,那时候价钱可比现在低得多!
王氏送了王家母子二人出门,又把之前王家外婆送来的篮子递上。这篮子里头原来放的是几样鲜果,最适合夏天吃,算是给赵莺莺探病送来的,也是给赵家一家人尝。现在里面放的一包绿豆一包薏仁,算是有来有往。
王家外婆看到篮子里依旧满当当,却没有拒绝。就像她往赵家送东西是关爱女儿外孙,王氏给她东西何尝不是一样的心理。何况如今赵王两家也都不差这一点了,收下倒更好!
赵莺莺中暑,晚上有方婆子刮痧。果然就像方婆子说的那样,整个人好多了。到了第二天,虽没有立刻大好,但在床上休息感觉良好,自觉明天就可以一切如常了。
这一天赵蓉蓉为了做活看顾赵莺莺两不耽误,干脆把针线笸箩等拿到了赵莺莺的西厢房。至于赵莺莺,她被勒令不许做活儿,于是只能帮着赵蓉蓉打打下手,做一些绕线之类的活计。
两姐妹正在说闲话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面巷子里好大的喧哗,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不过两个人都不是一定要看热闹的性子,而且晓得避风头的道理,也没有去打听。等到声音小了才叫来赵芹芹,问她有什么事儿。
赵芹芹喝了好大一碗酸梅汤,才准备说话,外头麦瑞娘就到了。人没进屋声音先至:“你们知不知道外头是怎么回事儿!”
外面确实发生了大事,而且还不是什么好事。但是看麦瑞娘的神情兴奋,不知道的人恐怕无法意识到这一点。这就是小孩子了,天塌下来反正有大人撑着,他们还觉得格外有意思呢!
麦瑞娘是看完了整套热闹的,便对赵蓉蓉赵莺莺道:“你们是没看见,当时我正在巷子里水井旁等着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