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机关算尽忘后手,满城欲丧尤不知
�死字?”老头子笑了笑收起鱼竿,提着空空如也的鱼篓慢慢地向着自己书房走去。

  后面的几位中年人连忙躬身跟上,亦步亦趋不敢稍有懈怠。

  “前些日子,老夫曾经与几位老友谈及京中局势,无不黯然而叹,杨廷和可惜了,一时所行不秘,不但自己赔上的身家性命。也连累了我等读书人的大事。天下事,本来天子垂拱而治使得朝有贤臣,野有乡贤,使天下得安,却奈何当今天子却是听信谗言,崇道喜武,却不喜欢我等文臣,如之奈何啊!”书房里,老头子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之后,才轻轻叹到。

  “莫非老头子还想弑君不成?”几个中年人心中一惊,赶忙眼观鼻,鼻观心装作没听到的样子,一副谦恭的样子背后,未尝不是在装鹌鹑啊!

  老头子说完,看了看几位门下弟子的做派,怎么会不知道这几位的心思。苦笑地问道:“你们可知,杨廷和已经贵为一朝首辅,功名利禄样样不缺,为何还有做下如此大事啊?”

  “学生等实不知,还请老师代为解说一二”以巡抚大人为首的几位学生一见老师如此,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来,躬身答道,

  “如今在这书房里,出得我口,入得你们耳中。非是朝中大臣等不忠,实为权尔”老头子放下茶杯,一针见血地说道。

  “当今圣上,意欲兵权,而兵权之事,事关生死,朝中大臣不得不为之尔!”老头子叹了一口气接着道:“天下之利,本有定数,若皇帝那里得之一分,则天下士绅则少得一分,百姓多得一分,则士绅则少了两分。更何况还有王阳明异端邪说,背弃正道,言取士绅之利,补百姓之利。如此行事,圣上焉能不是尽天下百官之心?,杨廷和为百官之首,不得已而为之啊!”

  “自古皆是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而当今皇上却意欲抛下士绅,于百姓谋利。偏失正道,何等荒廖?大明江山可是我等读书人在帮其治理,皇上待我等,何至如此啊?”

  “朝有jiān佞,国有昏君,加之如今大明妖道横行,分明就是亡国之兆。。。“

  ”不与其优待士人,偏其武夫,实为不智啊!”

  几个官员在自己老师面前自然是表现得义愤填膺,唯恐被人落下,以至于失了老师欢心,日后官场艰难。

  只是几分真心,几分假意,老头子却好似半点不在意。端起茶杯清了清喉咙道:“我等意欲bī迫灾民举事,虽失正道,却也是不得不为之尔。此乃金陵,乃江南首府,金陵一动,则天下不安,天下臣僚方有借天下不安之势,规劝皇上尊崇祖制,优待士人,请斩jiān佞,废除乱政,并远离妖道,正我大明国本。为师等人一片苦心,尔等当要明白。为师已是暮年之人,尚有何可求,惟愿天下读书人福祉罢了!”

  就在书房里密议正浓的时候,金陵下关的码头上,妖道了尘的脸sè也并不怎么好看。

  因为码头上的苦力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往日里登船卸货的人一个也无。倒是有码头的主人再三驱逐,弄得了尘无名火大。

  金陵的一帮家伙,这是和自己卯上了么?以为自己没了码头苦力,这粮食就没法上岸?

  就在了尘还在考虑是不是要到了晚上请几个六丁六甲符或者黄巾力士什么的帮自己搬东西的时候,得到消息的老管家带着朱载墲和小丫头赶到码头上来了。

  了尘心头一动,便放弃了惊世骇俗的念头,想到了城外的那些灾民。反正粮食要给他们的,让他们出把子力气又有何难?

  老管家再次劝谏了了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