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康熙冷哼一声,懊恼的将奏折扔到一旁,怒骂道:“真是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好好的乡试被弄得乌烟瘴气、一塌糊涂。身为朝廷命官,不说尽心尽力为大清甄选栋梁之才,却见利忘义、失德贪财,处事如此不公,数百名诸生聚集玄妙观,抬擁五路财神直入学宫。甚至还有的人用纸糊住贡院匾额,将“贡院”二字改为“卖完”!大清朝的脸面都被这群贪图贿赂、因私废公的官员们给丢尽了!”
见康熙动怒,自从下朝以后便被康熙留下商议国事的几位皇子都有些不安。
胤礽心中冷笑不已,面上却看不出喜怒,站起身子上前两步,以平静的语调中规中矩的劝解道:“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贪赃枉法的不肖官员历朝历代都有,难以彻底将其铲除。皇阿玛且消消气,犯不着为了这帮该死的奴才而气坏了身子!”
康熙淡淡的瞥了胤礽一眼,只见他清瘦的面容竟比前些时日又清减了些,眉宇间早已没有年少时在重华殿讲学时候的神采飞扬,又见他两鬓间已经有了几丝白发,一双与自己极为相像的凤眸中不见了前两年的戾气与疯狂,只余一缕淡漠及阴郁,康熙心中顿时五味杂陈,也不只是个什么滋味。
康熙如何看不出胤礽心中灰心与失望,然而却又无可奈何。
康熙心中暗讨,这也许就是身为帝王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君临天下、统御万民的同时,却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孤家寡人,父子兄弟不能相亲,即使是自己亲手抚养长大、精心栽培的太子胤礽也不例外。
康熙望着面前憔悴落寞的胤礽,想起胤礽小时候的许多往事,忽然便有些心软。康熙暗想既然胤礽如今早已看透了是是非非,只想要图个清静,那么便如他所愿吧。左右胤礽如今的脾气心性也无法挑得起大清江山,至于其他的几位阿哥,还是慢慢看看再说吧。
康熙脸色略缓,不置可否的摆了摆手,命胤礽暂且退到一旁。随后又审视了一圈殿内的几位阿哥,忽然对皱眉沉思的胤禛问道:“老四对此事如何看待?莫非你也认为这些贪官污吏难以根除,只能任由他们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如同蛀虫一般逐渐蚕食大清的江山社稷么?”
胤禛未曾想到康熙竟会当着诸位兄弟的面前直言询问自己的看法,不禁心中一凛,随即坦诚的望着康熙,朗声道出自己的看法:“儿臣最初刚刚得知江南科场案之时,的确非常愤怒,恨不得立即向皇阿玛请命,前往江南查清此案,将所有收受贿赂、作弊徇私的官员一一找出,交由皇阿玛申斥严惩。然而儿臣想起皇阿玛对儿臣的告诫,凡事当戒急用忍,又逐渐冷静下来。之后再重新审视这个案子,竟又有了不同的想法。”
“哦?老四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不妨说说看。”康熙眸光微闪,缓缓说道。
胤禛斟酌着用词,谨慎的开口说道:“即使此次严惩了江南科场一案的犯事的官员,也不可能彻底杜绝其他官员为了求财而铤而走险。儿臣琢磨着,倘若能够在依照大清法典严厉惩处贪污受贿的不法官员,并且与此同时,适当的提高官员们饷银,给予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官员们富足的生活。两相对比之下,或许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未等康熙开口,便听胤禟噗嗤一笑,“四哥,你这想法未免太过天真了吧?这人的心都是得一想二、难以满足的。我倒是觉得你这个主意除了令朝廷多花不少冤枉钱以外,对于铲除贪官污吏实在是毫无用处!”
胤禩虽然也十分厌恶胤禛,然而却不想胤禟在康熙面前如此针对胤禛,连忙微笑着圆场道:“四哥切勿见怪,老九自小便是这个直来直去的脾气。许是他经常与商贾打交道,见多了那些锱铢必较、铤而走险之人,因此才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见康熙动怒,自从下朝以后便被康熙留下商议国事的几位皇子都有些不安。
胤礽心中冷笑不已,面上却看不出喜怒,站起身子上前两步,以平静的语调中规中矩的劝解道:“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贪赃枉法的不肖官员历朝历代都有,难以彻底将其铲除。皇阿玛且消消气,犯不着为了这帮该死的奴才而气坏了身子!”
康熙淡淡的瞥了胤礽一眼,只见他清瘦的面容竟比前些时日又清减了些,眉宇间早已没有年少时在重华殿讲学时候的神采飞扬,又见他两鬓间已经有了几丝白发,一双与自己极为相像的凤眸中不见了前两年的戾气与疯狂,只余一缕淡漠及阴郁,康熙心中顿时五味杂陈,也不只是个什么滋味。
康熙如何看不出胤礽心中灰心与失望,然而却又无可奈何。
康熙心中暗讨,这也许就是身为帝王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君临天下、统御万民的同时,却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孤家寡人,父子兄弟不能相亲,即使是自己亲手抚养长大、精心栽培的太子胤礽也不例外。
康熙望着面前憔悴落寞的胤礽,想起胤礽小时候的许多往事,忽然便有些心软。康熙暗想既然胤礽如今早已看透了是是非非,只想要图个清静,那么便如他所愿吧。左右胤礽如今的脾气心性也无法挑得起大清江山,至于其他的几位阿哥,还是慢慢看看再说吧。
康熙脸色略缓,不置可否的摆了摆手,命胤礽暂且退到一旁。随后又审视了一圈殿内的几位阿哥,忽然对皱眉沉思的胤禛问道:“老四对此事如何看待?莫非你也认为这些贪官污吏难以根除,只能任由他们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如同蛀虫一般逐渐蚕食大清的江山社稷么?”
胤禛未曾想到康熙竟会当着诸位兄弟的面前直言询问自己的看法,不禁心中一凛,随即坦诚的望着康熙,朗声道出自己的看法:“儿臣最初刚刚得知江南科场案之时,的确非常愤怒,恨不得立即向皇阿玛请命,前往江南查清此案,将所有收受贿赂、作弊徇私的官员一一找出,交由皇阿玛申斥严惩。然而儿臣想起皇阿玛对儿臣的告诫,凡事当戒急用忍,又逐渐冷静下来。之后再重新审视这个案子,竟又有了不同的想法。”
“哦?老四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不妨说说看。”康熙眸光微闪,缓缓说道。
胤禛斟酌着用词,谨慎的开口说道:“即使此次严惩了江南科场一案的犯事的官员,也不可能彻底杜绝其他官员为了求财而铤而走险。儿臣琢磨着,倘若能够在依照大清法典严厉惩处贪污受贿的不法官员,并且与此同时,适当的提高官员们饷银,给予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官员们富足的生活。两相对比之下,或许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未等康熙开口,便听胤禟噗嗤一笑,“四哥,你这想法未免太过天真了吧?这人的心都是得一想二、难以满足的。我倒是觉得你这个主意除了令朝廷多花不少冤枉钱以外,对于铲除贪官污吏实在是毫无用处!”
胤禩虽然也十分厌恶胤禛,然而却不想胤禟在康熙面前如此针对胤禛,连忙微笑着圆场道:“四哥切勿见怪,老九自小便是这个直来直去的脾气。许是他经常与商贾打交道,见多了那些锱铢必较、铤而走险之人,因此才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