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未卜先知
:“是啊,是本宫糊涂了,竟然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何为情爱?嘉和帝口口声声说爱永泰皇后,可是临死之前却依旧要领后宫嫔妃陪葬,若是当真只记挂永泰皇后一人,又何必要旁人相陪?可是兰贵人与钱炜呢?钱炜确实是为了兰贵人一人放弃仕途啊……还是校尉的官职太低了?若给了他九五之尊的位置他还会选择兰贵人吗?
薄胭摇摇头,罢了,情爱这样高深的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明白的,这东西,世人未闻气味,未见其形,却都对它心向往之!实在可笑的很,大概正是因为不懂,不了解,所以才觉得格外珍贵吧。
只是,自己终其一生恐怕也难以触碰“情爱”分毫了,这深宫墙垣就像一座坚实的牢笼,哪能让自己逃脱分毫,退一万步来讲,即便是遇到了自己倾心之人又如何,自古以来,自己就没听说过太后再嫁的……
薄胭再次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失魂落魄的离开了。
锦安只是看着薄胭离开,自己来找薄胭本来要谈的事情倒是忘了,只觉得他的背影无边的孤寂与清冷,锦安挑眉,这才猛然意识到,这个高高在上的太后娘娘,这个使计破坏自己计划的女子,现如今也不过是个二八芳华的姑娘家罢了,想想自己在西晋的兄弟姐妹,其中不乏同等年纪的公主,这正是躲在父皇母后怀中撒娇的年纪,母亲连将她们嫁出去都舍不得,偏要留到十八岁才显得贵重,再看看薄胭,年仅十六便被送进宫嫁给了一个垂暮老人,现如今还要带着个继子面对众人,锦安猛然觉得心头一软,不知为何心中浮现了一丝愧疚,虽然是两国争斗,但是自己对付的到底是一个女子,是否……
猛地,锦安很合摇了摇头,自己这是怎么了,怎么会有这么不像话的想法,自己对于敌人有何时分过男女!
锦安慌张的眨了眨眼睛,心头一阵惊恐,都说美色误事,难不成自己是被那张脸给扰了心神,心生不忍,这可不行……这可不行……
出乎意料,薄胭与赵雪言发布的这条放宫妃出宫的圣旨收效十分良好,于百姓来说,这是上位者人仁德的代表;于百官来说,嘉和帝留下的后宫嫔妃实在是太多,若是尽数养在宫中,活着是全部发配到寺庙,国家总要养她们到老的,这样的遣散出宫倒是为赵国节省了不少开支,他们自然乐意,更何况宫妃中不乏有京中官员的子女,看着自己的女儿在宫中守活寡他们心中也不是滋味,先帝已经不在了,也不能指望着女儿争宠为家族争光,那么让女儿出宫团聚自然是极好的;于宫妃来说,他们也是十分愿意的,毕竟也有年纪尚青如同兰贵人的人,她们自然不愿老死宫中。
是以,诏令一下,又有兰贵人做了表率,一时间宫中自请离宫再嫁的不再少数,仅仅三天便走了三分之二,薄胭整日忙着加盖出宫的批文,忙的不亦乐乎。
赵雪言这段时间没有来打扰薄胭,白日里要同大学士等人学习治国之策,晚些时候还要召见薄丞相同他讨论朝政,虽然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好歹他是当真努力的在做这些,另薄胭十分欣慰。
直到现在薄丞相才真真切切的意识到薄胭当初毁掉遗诏的做法是多么的明智,现在薄家一家掌权,好些事情才能不那样束手束脚,若是当真许了严家监管之职,薄家可谓是处处受制,两方相斗朝堂恐怕会乱成一锅粥,哪里还能像现在这样平静。
有了这样的意识,薄丞相渐渐的放下长久以来的想法,对于薄胭在宫中的所作所为也看在眼中,好些事情都愿意同薄胭主动商议一下,虽然是打着向太后请教的名号,但是薄胭明白,薄丞相的观念正在一点一点的转变,首先,他愿意听取自己的意见就是好事。
对于朝中局势,薄�
何为情爱?嘉和帝口口声声说爱永泰皇后,可是临死之前却依旧要领后宫嫔妃陪葬,若是当真只记挂永泰皇后一人,又何必要旁人相陪?可是兰贵人与钱炜呢?钱炜确实是为了兰贵人一人放弃仕途啊……还是校尉的官职太低了?若给了他九五之尊的位置他还会选择兰贵人吗?
薄胭摇摇头,罢了,情爱这样高深的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明白的,这东西,世人未闻气味,未见其形,却都对它心向往之!实在可笑的很,大概正是因为不懂,不了解,所以才觉得格外珍贵吧。
只是,自己终其一生恐怕也难以触碰“情爱”分毫了,这深宫墙垣就像一座坚实的牢笼,哪能让自己逃脱分毫,退一万步来讲,即便是遇到了自己倾心之人又如何,自古以来,自己就没听说过太后再嫁的……
薄胭再次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失魂落魄的离开了。
锦安只是看着薄胭离开,自己来找薄胭本来要谈的事情倒是忘了,只觉得他的背影无边的孤寂与清冷,锦安挑眉,这才猛然意识到,这个高高在上的太后娘娘,这个使计破坏自己计划的女子,现如今也不过是个二八芳华的姑娘家罢了,想想自己在西晋的兄弟姐妹,其中不乏同等年纪的公主,这正是躲在父皇母后怀中撒娇的年纪,母亲连将她们嫁出去都舍不得,偏要留到十八岁才显得贵重,再看看薄胭,年仅十六便被送进宫嫁给了一个垂暮老人,现如今还要带着个继子面对众人,锦安猛然觉得心头一软,不知为何心中浮现了一丝愧疚,虽然是两国争斗,但是自己对付的到底是一个女子,是否……
猛地,锦安很合摇了摇头,自己这是怎么了,怎么会有这么不像话的想法,自己对于敌人有何时分过男女!
锦安慌张的眨了眨眼睛,心头一阵惊恐,都说美色误事,难不成自己是被那张脸给扰了心神,心生不忍,这可不行……这可不行……
出乎意料,薄胭与赵雪言发布的这条放宫妃出宫的圣旨收效十分良好,于百姓来说,这是上位者人仁德的代表;于百官来说,嘉和帝留下的后宫嫔妃实在是太多,若是尽数养在宫中,活着是全部发配到寺庙,国家总要养她们到老的,这样的遣散出宫倒是为赵国节省了不少开支,他们自然乐意,更何况宫妃中不乏有京中官员的子女,看着自己的女儿在宫中守活寡他们心中也不是滋味,先帝已经不在了,也不能指望着女儿争宠为家族争光,那么让女儿出宫团聚自然是极好的;于宫妃来说,他们也是十分愿意的,毕竟也有年纪尚青如同兰贵人的人,她们自然不愿老死宫中。
是以,诏令一下,又有兰贵人做了表率,一时间宫中自请离宫再嫁的不再少数,仅仅三天便走了三分之二,薄胭整日忙着加盖出宫的批文,忙的不亦乐乎。
赵雪言这段时间没有来打扰薄胭,白日里要同大学士等人学习治国之策,晚些时候还要召见薄丞相同他讨论朝政,虽然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好歹他是当真努力的在做这些,另薄胭十分欣慰。
直到现在薄丞相才真真切切的意识到薄胭当初毁掉遗诏的做法是多么的明智,现在薄家一家掌权,好些事情才能不那样束手束脚,若是当真许了严家监管之职,薄家可谓是处处受制,两方相斗朝堂恐怕会乱成一锅粥,哪里还能像现在这样平静。
有了这样的意识,薄丞相渐渐的放下长久以来的想法,对于薄胭在宫中的所作所为也看在眼中,好些事情都愿意同薄胭主动商议一下,虽然是打着向太后请教的名号,但是薄胭明白,薄丞相的观念正在一点一点的转变,首先,他愿意听取自己的意见就是好事。
对于朝中局势,薄�